沈家明珠(2)[第1页/共3页]
等那女官带着人走远,帷幔前面的人才堪堪走了出来。一成稳定的纯玄色僧袍,广大的袍裾随行动轻摆,勾画出有些肥胖的身躯。
徐皇后正握着一个雕凤紫沙壶煮茶,闻声没昂首,只朝着她招了招手。
朱明月耳畔听闻一一对答的腔调,不由想到现在恰是永乐初年,后宫还很清寂,除了少年正妻徐皇后,独一几位原藩邸的妃嫔,又都以徐皇后马首是瞻,相互相处甚笃。不然像现在这类场面,少不得还要有诸多妃嫔列席,笑里刀、绵中针,好些个将门虎女要吃不消了。
这时,壶中水沸。
闺秀们欣然若失地分开邀月亭,望着徐皇后施施然拜别的背影――明灿灿的华盖牵引,前面则跟着华服丽容的众女官;中间另有专侍打扇的侍婢。在最前面的,是呼啦啦的一帮宫女。众星拱月,端的是惹人羡慕。
“本宫也传闻,之前皇上想要赐你郡主封号,亦想让你重回御前、掌席女官,却都被你回绝了。皇上是个怀旧情的人,你父亲又为皇上尽忠了大半辈子,理应对你有所眷顾。”
“贫僧还觉得殿下这便要下旨了,岂料待她这般慈厚。”
徐皇后抬开端,这才将目光投射在她的脸上,不由赞叹道:“真是个斑斓的女人。”
徐皇后说到此,又笑言道,“当然另有燧儿,年纪最小,也最是混闹,性子不免骄横暴躁了些,还需求历练。”
都道是雨前茶被都城中的某个富户搜购一空,岂料各色宝贵茶品已然悉数进了皇宫内苑。本来从处所进贡的香茗已是极品,朱明月却在那茶案上瞧出了几样非常罕见的;这才明白,本来李景隆是摸准了徐皇后喜茶的癖好,借花献佛。
当徐皇后唤李景隆为“阿九”时,朱明月便知这位皇后殿下对当年建文宫中的人、事,该是知之甚详;同时倒是忘了,面前的这位中宫之主亦是将门以后――太祖爷期间建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嫡长女。靖难之役,她在功臣之列。
宫内里的能人不知凡几,又有掌局妥当保存各种贡品,如何会没有人晓得如何储藏茶叶。徐皇后有所一问,也不过是在考她。
交叠在一起的两只柔荑,一个手心暖和,一个却微微泛凉。
“臣女亦然。”
“诚如殿下所言。江南隆冬多雨,茶叶如保管不善,吸水受潮,轻者失香,重者则会霉变。”
“官方有土法,把受潮茶叶放在阳光下曝晒,却不知会影响茶叶的形状和色、香、味。精确的体例是,把受潮的茶叶放在洁净的铁锅里用微火烤,边烤边翻动茶叶,直至枯燥收回香味,便已妙手回春。”
“臣女不敢居功。”
出乎料想的是,徐皇后与诸女又扳谈了几句,便让掌事寺人将世人送出宫,并未让她们多留。
等过了些许时候,有佩带着腰佩的女官出去叨教。这便是查姿探容的部分结束了。稍后或许会留诸女在宫顶用膳,以观举止、风采;今后几日再宣召进宫的,就是合情意的几位,要持续察看德行风致。朱明月看到亭子内里打扮得颇是花枝招展的那几个,感觉她们能够要绝望――皇室选媳,家世为先,然后是才德;一个个地遴选、剔除……最是谨慎全面,并非靠描眉画目就能脱颖而出。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宣布发兵靖难前去大宁借兵之际,建文雄师兵临城下。恰是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燕王妃亲身登城督战,鼓励众将士之妻,代其夫君披铠甲作战,才胜利保卫了北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