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证据[第1页/共2页]
“这……”项怀平皱眉,但不能辩驳慧宁公主的话。
御亲王似笑非笑看着慧宁公主,眼底弃满轻视,随口说了几句阴阳怪气的淡话。慧宁公主不睬会御亲王,悄悄咬牙,神采很丢脸,但仍故做安静。
“好,本官准予你们撤掉状纸,公主和王爷对汪氏母子撤状可有疑议。”
慧宁公主松了一口气,神采稍有和缓,沉声说:“本宫不究查他们母子冒认官亲之罪,让衙役赶他们母子出都城,本宫不想在都城千里以内看到他们。”
御亲王哼笑几声,说:“本王主管吏部,脑筋记得的东西比调阅经历还便利。”
沈妍冲汪仪凤无法皱眉,“大人,民女有话要说。”
御亲王撇了撇嘴,没说话,沈承荣若抵死不认汪氏母子,谁也没体例,此案审到这里,就是一个瓶颈,除非到永州和彬州去找人证物证。此事干系到慧宁公主的面子和沈承荣的性命,他们伉俪一心,会让人证和物证呈现在都城吗?
“你讲。”
“主子服从。”孙长史清了清嗓子,大声说:“沈承荣,西南省彬州城秋水镇沈家庄人氏,父沈凤祥,母沈刘氏。沈承荣于乾顺六年考中秀才,点为廪生,乾顺九年考中头名举人,乾顺十年中状元,招为驸马。”
项怀平沉吟半晌,叮咛道:“师爷,到吏部借阅沈驸马的经历。”
项怀平派衙役去请沈承荣,审案告一段落,在场的人各自到偏堂歇息。退堂以后,众官员到后堂筹议案情,又派人调阅了诸多案例。
慧宁公主想传诏项怀平,摆明态度,采纳折中的体例补救此案。御亲王盯慧宁公主盯得很紧,连她的下人都被御亲王的下人监督,不能分开偏堂半步。
派去传沈承荣的衙役返来了,说沈承荣一再夸大不熟谙汪氏母子,还把衙役骂了一顿。项怀平没说甚么,又让衙役拿上两个牌位去了。一会儿工夫,衙役就拿着褴褛的牌位返来了,说沈承荣把牌位摔碎了,还让驸马府侍卫摈除他们。
听到沈妍的要求,项怀平眼底闪过几次笑意,很但愿沈妍的话能让此事峰回路转。他也感觉这女孩不象个八岁的孩子,但没有多想,反而更加怜悯他们。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幼接受过磨砺的孩子总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有担负。
“大人清正廉洁有目共睹,民女一家感激不尽。”沈妍先给项怀平扣了一顶高帽子,又说:“民女一家是不是冒认沈驸马的亲眷,只要到永州和彬州,很轻易找到人证物证。永州和彬州间隔都城几千里,为一点小事让乡邻和亲戚车马劳累几个月,民女以为不值。刚才民女也说了,只要沈驸马不熟谙牌位上的人,民女一家就不告了,还请大人准予民女一家撤掉状纸。”
“大胆。”慧宁公主一声暴呵,拍案而起。
项怀平深思半晌,说:“汪氏,沈驸马说不熟谙你们母子,又率烂了你公婆的牌位,你们可另有证据?若没有,你们就是冒认官亲,那但是重罪。”
沈妍爬跪在地上,身材微微颤抖,心中大笑,好戏压轴,这才刚开端。
“见教谈不上,孙长史,你跟从本王多年,替本王答复。”
------题外话------
汪仪凤和沈妍姐弟回到偏堂,扣问牌位的来源,沈妍照实相告,很对劲本身的佳构。汪仪凤长叹短叹,在偏堂挪来挪去,又严峻又冲动,不时责怪沈妍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