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相约北上赴长白(求收藏、推荐)[第1页/共2页]
谢铭舟叹了一口气对义远道:“义远,当日之事,虽说牵涉到你亲生父母,但恶人尽已伏法,就算和其别人有点连累,也罪不至死,你今后碰到也要思虑清楚,这杀人之事,能不做就尽量少做吧,我们修道之人,气度不成过分狭小,光阴久了,对道心有碍。”
又喝了两盏酒,谢铭舟对本志道:“道友,你且在这儿多住上几日,我们恰好研法论道。”
谢铭舟颇感不测,赶紧问道:“道友,是否有号召不到的处所?”
“对了,我在麻城时,曾经筹办收个门徒,不过我筹办磨练他一下,没行拜师礼,叫他自已赶到洛阳来找我,看有没有阿谁缘份。义真你在洛阳的时候多多留意,如果他来了就安设下来,统统等我返来再说。”
谢铭舟接口道:“几年前我也与这白莲教众有过交道,观他们行事手腕,确不象是甚么正道中人。”接着把那武当秘笈之事一一道来,听得本志也皱起了眉头。
义远在中间咬牙切齿隧道:“我与那些狗贼不共戴天!他日让我碰到,定要杀个洁净!”
“何况在你没有才气对抗这圣莲宫之前,如果一味与他们为敌,那结果也不会好到那儿去,虽说我在跟前时能照看一二,但你总归是要分开师父,到时就要端赖你自已,碰到事情必然要多动脑筋想想。”
本志说道:“那白莲教中也不尽是恶人,且不说那基层教众,根基都是贫苦愚民,就是有些头领,也还算能够自律,只是不能束缚于人罢了。”
师徒三个一听,都感觉大感不测,这世外高人传下的道统,竟然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这实在让人不敢信赖。
现在已是清康熙十年,天下根基已经安定,故而路上倒还算安静,两人进了京师,谢铭舟早些年就传闻过这白云观的名声,来了这儿天然想去看看。
两百来里路,就算走得再慢,两个时候也是尽够,因而二人都放松了表情,一边走一边赏识风景,本志也时不时给谢铭舟讲一些长白山的传说。
本志喜道:“如此当然最好,既能同参道法,路途也不会显得孤单,恰是我所愿矣!”
义远郁郁地应了下来,能够是想到他归天的父母,他也没有了先前的兴趣,最后干脆告了一个罪回房去了。
第二日谢铭舟又把义远叫来再三叮咛,确认没有甚么遗漏以后,这才和本志一起沿了通衢去长白山,一起谈法论道,参议术法,偶然喝壶老酒,真是清闲安闲,好不欢愉。
过了一会他又说道道:“明日你去把郑嫂一家接过来,叫她在此煮些饭食,办理些噜苏事件,她一家人现在没了进项,你每月付她五两银子,这是我本来承诺过她的。银子的事情你不消管。”
“道友,既是令师寿诞之日将至,那我也不留你,不成我倒想去给令师拜寿,趁便也涨涨见地,不晓得友觉得如何?”
这一番话,本志也是思虑再三才说了出来,本日若不开解,恐怕今后义远与这白莲教仇恨越来越深,到时如果化解不开,可就留下了不小的费事!他接着又说出了另一番让人震惊的话来。
那知一问本志,才晓得这白云观早已在明末毁于烽火,不觉一片难过,这数十年的战乱,不晓得有多少东西落空了传承。
谢铭舟一听,这事还真是大事,自已却不好再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