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明末辽东从军行 > 第一章 铁背山下

第一章 铁背山下[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就好,后生行事说话要稳,不能暴躁。”杜松捋了捋颌下长须,一语双关的道:“你父亲在我帐下服从多年,平时言语未几,但作战英勇遇事不镇静夸大,这也恰是老夫极其赏识的处所。”

进犯吉林崖的明军分为五队,每队两千人,采纳前队受挫后队即上的战术。冒着山上飞来的麋集矢石,前赴后继轮番瓜代,守势凶悍。一个时候便冲破后金军设在核心的两道壕沟。但吉林崖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明军向其连攻数次,皆被击退。

“孝子猖獗!谁给你的狗胆,竟敢在总兵大人面前胡言乱语!你是不是活腻味了!?”

吉林崖略呈正方形,设一南门,宽三尺(注5)。城墙为土筑,周长约四百步、高近七尺、宽三尺半。城内里部有一高两丈余,顶部周遭七八丈的天然石台。上面搭了望塔,可将来犯敌军的步地看的一清二楚。同时城内有马道与山上界藩城相通,能及时获得援助。

杨林的两位兄长杨飞和杨羽觉得他得了癔症,又是请羽士又是请和尚的来看,成果也没看出甚么弊端。

跟着一声喝骂,杨钦不待杜松亲兵通传便一把推开了房门。他的身后跟着宗子杨飞和次子杨羽。

在杜松的眼里,杨林是第一次插手战役导致精力亢奋,想表示本身。本身的孙儿们也有近似的言行,不过都是年青人的意气用事罢了。

除长枪外,杨林还善使双刀。他的双刀名曰“麒麟”,长二尺八寸,宽三寸,刃宽两分,团体以精钢打制,刀锋极锐。不过为了保持低调,他此次未将双刀带至辽东。

杨林善使长枪。其枪长八尺四寸(约2.7米),此中枪头长一尺四寸,似一针状,锋利非常。摆布刃长三寸三分,宽二分,为精钢所制。

注6:杨钦为史实人物,任游击将军,于萨尔浒战役中就义。

他暗想,与马林、刘綎和李如柏那三个匹夫分桃子吃,不如老夫我独吃!杨林那后生的话虽有事理,但都是纸上谈兵之策,怎及老夫数十年的兵马经历?

杨飞一边捆绑着杨林一边低声喝道:“四弟开口,你不想活了吗?总兵大人没有治你摆荡军心之罪已是开恩,休再胡言!”

“总兵大人,父亲、父亲......,你们听我一言、听我一言呐......”杨林被两位兄长按在地上,一边挣扎一边向杜松和杨钦大喊。

“是以长辈建言,请总兵大人谨慎行事不要独进,时候与其他三路兵马保持联络,即便不能剿除建奴,但也可保雄师满身而退。”

喜好明末辽东参军行请大师保藏:明末辽东参军行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杨林晓得杜松这是给本身父亲面子,没有当场措置本身。但事关国度及子孙后代数百年的将来,本身魂穿到后代晓得了统统就不能坐视不管,如何着也得再试一次。

杨林抱拳颤声道:“总兵大人,如果您执意想一马抢先直取平叛首功,那么请再听长辈一言。铁背山易守难攻,非一时可取之地。如果强攻必会师老兵疲、进退不得。不如待我军达到山下时,在沈水南岸选险要之地筑营与其对峙。届时沈水可成为我军天然樊篱。”

此时离萨尔浒明军大营两里处的一座山岳上,披挂整齐的杨林迎着凛冽的朔风,满面忧色的眺望铁背山方向。他能听到那边模糊传来的喊杀声和战鼓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