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论势[第2页/共3页]
朱道临毫不坦白:“一年以内,造船工坊正在试制的那种300吨级新式双桅战船,也就是相称于两千料的战船,起码要有10艘,佛郎机人的500吨级新式三桅战船起码要15艘。”
“莫非你就没想过,或许能够化敌为友?”叶良辰非常当真地盯着朱道临的眼睛。
“不出五天,佛郎机人会把前次定购的铜炮和铁炮送来,详细数量和大小尚不清楚,但不会少于100门,并且都是12磅以上的中等口径火炮,就是军中凡是所说的发射10斤以上铁球的大炮。”
“这些都意味着,东南处所豪强没法再像畴前那样,在背后教唆几个东林党大臣跳出来就能把我们打得灰头土脸……如许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要和我们作对。他们只能想别的体例。”
朱道临知到叶良辰有考校本身的意义,笑了笑轻松答复:“东南处所豪强现在独一能够依仗的,是几十年景立的人脉和数代人积累下来的庞大财力。”
“但是,他对出身寒微的工匠和浅显农夫却很好,说了估计你都不信,这小子经常到各大工坊去和工匠们一起干活,一起谈天,一起蹲在地上用饭,以是很多人对他是又敬又怕,连我偶然都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个甚么的人,唉!”
“我已向天枢阁的军器厂定购200门钢炮,多数是装在战船上的那种,天枢阁那家军器厂承诺年底之前,把熟铁火炮的锻造技法和一些关头设备卖给我。来岁开端,我们的铁器作坊就能锻造更好的火炮了,何必急于一时?相对而言,叔叔你更需求这批火枪火炮!”朱道临浅笑着解释。
朱道临晓得吴景贤的心机。
“这一趟起码得大半年才气返来,不去送送他,我担忧他忘了我托他办的几件事情,哈哈!”
“魏公公把持朝政的时候,天启天子每天做木工活,可满清鞑子始终没法超出大凌河,辽东和宣大百万将士从没缺过粮食军饷,为何魏公公被弄死以后,大明朝短短一年就入不敷出?为何东林党人下台在朝不到三年,全部国度敏捷出错到现在这个境地?”
“退一万步说,哪怕我情愿和东南豪强媾和,他们情愿吗?老天早已必定我和他们是天生的死敌,必将分出世死才会结束这场争斗,除此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各地储备粮仓大多被各地官员贪墨一空,国库空空如也,都快饿死老鼠了,天子的内库恐怕只剩下叔父送去的十几万斤铜料,全部大明江山朝不保夕,朝廷大臣们却还在无停止地内斗,如许的朝廷另有多少威望可言?另有甚么才时令制大明各地的世家门阀和富绅豪强?”
“我已经想好了。7月份用通过海运送一批粮食、火炮、马车、棉布、腰刀等货色到天津,再从天津港运些皮革、生铁和蒙古马返来,还请你老致信曹公公几个多多关照,特别是买马,都城博孚钱庄的管事和伴计恐怕办不了,还得靠曹公公他们帮手。”
“这25艘大小战船,都要装上两种以上的火炮,以300吨内河战船为例,军官和海员为90人摆布,船上很多于8门125mm火炮、12门80mm火炮和30支燧生机枪,800吨级货船也要有10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