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皇帝的烦恼[第2页/共2页]
“但是,却因为山东处所官员的弹劾,满朝文臣的各式禁止和抨击,朱将军没有获得任何夸奖,就连现在谁也不肯意干的东江镇总兵一职,也差点儿没法通过廷议……”
“此次朱将军不要朝廷一文钱,亲率18,000新军。千里迢迢,兼程北上,到达登州仅数日,便与魏国公麾下江南海军同心合力,一举剿除数万叛军。尽数诛杀和活捉数十叛将,安定用时一年不足的大范围兵变,确实在施了数月前他对万岁爷做出的承诺。”
看到崇祯天子忧心忡忡地望了过来,秉笔寺人王承恩只能硬着头皮上前答复:“主子觉得,以朱将军的脾气,定会心生不满!”
年青的崇祯天子此时非常纠结,要想朱道临拿出巨额产业兴建港口,制造海船,就要给朱道临充足的好处才行……可本身违背了亲口对朱道临许下的信誉,如何能获得朱道临的至心报效?
崇祯五年的腊月,比起往年来更加酷寒。¥f,
“万岁爷,朱道临将军麾下6名新军将校明天一早便分开都城,经陆路赶往天津港,然后乘船返回威海,成国公、长兴侯和隆平侯父子亲身送到朝阳门外。”
朱道临如果是个忠臣还好,若真像朝中文臣所抨击的那样“没法无天、用心叵测”,将来的风险恐怕要比被他砍下脑袋的孔有德、耿仲明等背叛大上百倍!
崇祯天子听完又是惭愧,又是恼火,却不知该如何措置才合适。
堂中五名大寺人面面相觑,当即垂下脑袋,谁也不敢答复这个诛心的题目。
中午已过,严肃厉穆的天子仪仗回到了紫禁城养心殿前,神采惨白的崇祯天子下了暖轿,径直进入大殿当中,回到暖和的御书房便坐到铺上厚厚锦垫的龙椅上,有力地靠在椅背上,幽幽感喟。
“主子信赖,朱将军在体味内幕以后,定会心生不满。主子非常担忧他一怒之下甩手不干了。”
崇祯天子又是一阵幽幽长叹:“老曹、王承恩,另有张彝宪,你们说说,朕只授予安定兵变、劳苦功高的六名新军虎将戋戋游击将军的衔头,奉国将军朱道临会不会以为朕言而无信,从而心生不满啊?”
登州之战现在已经传遍天下。
最令崇祯天子担忧的还不是朱道临的胆小妄为,而是朱道临在登州之战中揭示的不凡军事才调和薄弱气力。
若朱道临真像王承恩所说的那样“一怒之下甩手不干”,岂不是通盘皆空了吗?
朱道临的满腹韬略和江南新军的刁悍战力。令朝野高低一片震惊。
“唉!”
“两位国公爷没去,但家中小辈都去送行了。”曹化淳谨慎翼翼地答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