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六章 凶狠报复[第2页/共2页]
吴景贤和徐弘基并肩站在船埠上送行,直到船队隐没在远处的蒙蒙江面绝顶才收回目光,不放心的吴景贤扣问站在另一边的朱道临:“船上那些佛郎机人靠得住吗?”
大范围遴选兵员的次日上午,连日阴沉沉的天高低起了绵绵梅雨,两艘购自葡萄牙远东商会的500吨盖伦船装载送给天子的120门大小火炮、1,000双产自紫竹园制鞋作坊的胶底皮靴、500辆坚毅宽广的两轮大马车、为天子特制的2辆金碧光辉的四轮豪华马车、新式织布机编织的2,000匹三尺宽幅染色棉布,在江南海军的两艘战船保护下缓缓驶离上元船埠,开端上元港至天津港的初次飞行。
本来朱道临还想是不是半年以后,带领完成练习设备燧发枪和野战炮的12,000官兵到长城表里打一仗,听完徐弘基的话,朱道临再无半点兴趣。(未完待续。。)
朱道临装着没瞥见,持续和吴景贤说话:“你老放心吧,现在刮的大多是东南风,船队顺风走得快,哪怕刮风波也没甚么大不了的,过了胶东半岛就不消再怕风波……”
怪不得朱道临敢夸下海口,用4,000多人的全火器军队轻松打败比本身多一倍的马队,如果再算上平时养兵、练习耗损和作战所需的火药弹丸和军饷,敢情打的都是银子啊!
“何况两艘500吨大海船比战船稳妥,安装了新式舵轮体系更轻易操控,文涛大哥带着450名全部武装的海军老卒漫衍在两艘大船上,我还给了他一张手绘的本地航运图、两把短管燧发枪、100支长管燧发枪和一副望远镜,花了一天半教会他如何利用六分仪和指南针,如果如许还没法安然到达天津港。干脆就别返来了。”
各大世家门阀被截留拘押的大小掌柜、伴计、保护、船夫的总人数高达2,300余人。
“道临,你下次能不能帮我带几件望远镜和指南针返来?另有长管燧发枪,那玩意儿比我大明制造的三眼火铳强多了,50步外竟然能打穿一寸厚的木板,我估计最好的三文甲都挡不住。”
徐弘基乐了,他不懂甚么六分仪,对海图也不感兴趣,只对望远镜、指南针和燧发枪眼红不已:
徐弘基连连点头:“100支燧发枪如何够用?只能设备两艘300吨新战船上的战兵,至于那副望远镜。嘿嘿!你问问你叔父,他舍不舍得拿出来?”
“不是分给您老和忻城伯每人100支佛郎机长管燧发枪了吗?本来送你的望远镜呢?”朱道临用心问道。
朱道临从史乘上看到过一些近似的记录,却没想到明朝将士的职位卑贱到如此程度,实际竟然比史乘记录的更加残暴,由此遐想到耐久勾搭满清祸国殃民的山西八大巨商,不由得更加懊丧。
更加要命是,海军和五城兵马司加上锦衣卫的敏捷戒严,持续三天设卡搜索,对东南处所权势掌控的运输线和贸易市场形成了庞大打击。
此中,宁波和杭州两大世家的掌柜悄悄带到南京的12名倭国游勇和70余名年青倭女,被锦衣卫一网打尽拘系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