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全方位合作[第3页/共3页]
朱道临也不坦白,这段时候他几近用光了手上的一万两银子,前后买回七件永乐朝和宋元期间的瓷器,两座奔马外型的唐朝三彩瓷器,两座三尺高的南北朝金铜佛像,五块古玉和包含眼下两幅卷轴在内的四幅唐宋期间的名流书画,应当归去发财了。
“几匹马罢了,至于要你的银子吗?”
应昌培可不一样,他从朱道临的话中看到了庞大的市场远景:“油墨和纸张估计不成题目,大不了请几个这方面的里手几次尝试,总能找到处理的体例,至于销量,你底子没需求担忧,就拿本朝湖海散人(罗贯中号)的《三国浅显演义》话本来说,这两年我那墨林斋卖出一万三千册,这还是在全城十几家铺子竞相刻印竞相出售的成果,如果真能把你所说的那种叫连环画的绣像话本运返来,我包管一年能卖出十万册。”
玉虎只能摇点头:“估计不会,我们医卜一门很少举体例事,几位师叔师伯和我徒弟对贫苦百姓都很好,没钱也给治病。”
应氏家属的宝悦轩坐落于风景娟秀的淮清桥头,通过宽广的石桥往北走,就是坊区相连衙门云集的中间大街大中街,往南则是全部大明范围最大的贡院和赫赫驰名的夫子庙,两边都是老字号的酒坊堆栈和初级商店,各色招牌旗幡密密麻麻延绵不竭,从早到晚游人熙熙极其热烈。
应昌培内心顿生打动,第一次说出了肺腑之言:“这类事情还少吗?我大明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人正视人才,特别是扳倒魏忠贤以后权势愈发强大的东林一党,现在已占有朝中大半显要职位,翅膀遍及朝野,肆无顾忌打击异己,架空人才,像孟山兄这类只会埋头做事的官员哪另有翻身之日?唉!不说了,犯讳,说说你吧,甚么时候走?”
“拆下的两根大梁哪能跟你这套家具比拟?算了,说说书画吧,再夸大一遍,元朝和本朝的我不要,只要唐宋期间或更远朝代的。”对书画一窍不通的朱道临只能行此下策。
应昌培一听大感兴趣:“真有活字手摇印刷机吗?”
“敲甚么呢?你是来遴选书画的还是切磋木工技术的?”
应昌培只能和前几次一样绝望地感喟:“那就不说了,我翻开这两幅书画你好都雅看吧……这幅唐朝虞世南的《终南碑本》右上角有点儿破坏,收回来的时候品相就不是太好,固然我请来业内最好的匠师重新装裱,终究还是没法完整弥补本来的瑕疵,比不上北宋范宽的这张《空山倦鸟图》。”
朱道临放下杯子,深思半晌没有直接答复,而是提出个新思路:“你帮我拿个主张,如果我从天枢阁弄回两台利用铅锡活字排版的手摇印刷机器,能不能开设一家印书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