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1页/共3页]
东林党人空口口语的唱高调已不是一年两年了,真如果遵循他们的设法去管理国度,一定能比现在更好。
“陛下身系天下,千万保重龙体。”
“臣之所奏,不过有二。”
有了珍宝美玉,没有美人当然是不完美的。
“我传闻……朕传闻比来城里边的读书人又闹腾起来了,还组了个甚么学社,说的全都是北伐之事,有这么回事吗?”
闯贼的军马汹汹百万势不成挡,轻而易举就攻破了洛阳和开封这两座重镇。但是碰到了建虏的八旗辫子兵,就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眼看着李闯就要被打崩了。
马士英一党中人早就看钱谦益等东林党人不扎眼了,要不是多有顾忌,早就一脚将他提出朝局了。
“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建虏已有了南下之意……”
在弘光的心目当中,宋高宗就是他的偶像和人生目标:坐拥江南半壁,寿数绵长,做一个承平天子,想如何玩就如何玩,享尽人间繁华也就是了。
闯军攻破福王府的景象还是历历在目,他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闯军的可骇。
只要左良玉的人马过不来,就凭东林党的那些个家伙们,不管他们跳的多高喊的标语有多么清脆,也是不济事的,底子就窜改不了甚么。
这句话就是江南防备战的核心计谋:贼虏相杀。
“克日,变更左部人马东进江南的论调又尘嚣日上,东林党人还是不断念呢。”
这个蛤蟆天子向来都没有见过建虏的辫子兵,但却见过昔日的闯军。
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
甭管阿谁太子是真还是假,马士英一党都不会承认,因为他们的权势和职位全都维系于弘光一朝。先不说阿谁太子尚且真假难辨,就算真的是崇祯朝的天子,马士英也绝对不会承认。并且新朝早已建立,就算是太子来了又能如何?总不能退位让贤由前朝太子做江南的天子吧。
“臣欲调江北刘泽清部协守凤阳,一来是为了稳固江右,而来也是为了震慑大旗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说出“北伐”二字,的确荒诞。
眼下的学社风潮,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机遇,稍用些手腕就能攀扯到钱谦益的身上。虽说治国无能,但是构陷歪曲打击异己这类事情,马士英早已做的轻车熟路了……
至于说光复古都重整大明,作为朱氏子孙的弘光帝晓得本身没有阿谁本领,也不做那样的期望,还是比及子孙后代出了雄才大略的英主以后再说吧。
“是钱谦益说的吧?”马士英不屑的说道:“这钱谦益本就是东林党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派臣早就见的多了。不过是空口大言不实在际的空谈罢了,北伐……说的好听,他们也就过过嘴瘾罢了。”
对于这个万岁爷的吃苦,固然有些恶感,但马士英却并不筹办“劝谏禁止”,而是听之任之,如果弘光帝是雄才大略昂扬图强的英主,马士英就真的不放心了,幸亏这个肥猪普通的家伙确切是一个废料,整日里沉湎于酒色当中,反而更让马士英放心。
川、陕、湖广的贼军必然会顺势反攻,给建虏一个短长看看。到时候便能够隔岸观火,坐视贼虏相杀,然后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老套路了。比及贼和虏杀的两败俱伤的时候,便能够尽起江南之兵光复北地,再现大明光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