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3页/共3页]
打了一整天,神经绷的紧紧的,终究能够歇息一下了,却惊奇的发明小丫环银雀儿正跪在门口,脑袋还等着一根木头棒子。
终究,还是李吴山拿出了些粮米、医药,白白的送给了巡河兵们,才把一度对峙的场面停歇下来。
“你好好想想,如果老爷我败北了,你还能活么?”
“当时如果早些跑路,你们或许会活下来,但民族气运就完了。”
虽说巡河营是一起败退下来的,却在战役中出了很大的力量,死伤一点都不比大旗庄民团小,乃至更高一点。
关头时候,李吴山主动出面,说了然乡民惊骇官兵的心机,以是才不肯意让他们进村。现现在固然得胜,但清军并没有真的退走,而是保持着一个不远不近的间隔还在威胁着大师的安然,恰是和衷共济分歧对外之时,千万别闹了生份。
或许是因为心虚,或者干脆就是为了赎罪,中间银雀儿更加的殷勤,谨慎翼翼的服侍着。
老爷夙来不信鬼神,既不拜神仙更不拜佛爷,连财神像都懒得供奉一尊,本日这是如何了,为何想起来用香烛?
乃至连路恭行都以为,只要能获得胜利,就算是多死几个兵也是无伤风雅之事。如果当时他是最高批示的话,说不得也会这么干,只是没有李吴山那么判定干脆罢了。
“明白了就好,起来吧。”
支开了银雀儿以后,李吴山捻起三支香火插进香炉,就着蜡烛把纸钱扑灭了,却没有如平常的祭奠那样膜拜下去,而是坐在一旁,阿谁景象就仿佛是在和熟悉已久的大活人对话普通。
固然有些怜悯这些乡民,但也就仅仅只是一些怜悯罢了,路恭行始终以为为国杀敌是乡民们的光荣,他们应当感到幸运才对,就算是家里的人战死了,也应当表示出“为国效力九死不悔”的慷慨。
固然万般不解,银雀儿还是很细心的招来了香烛纸钱。
“事光临头需放胆,既然已经被逼到了绝壁边上,就应当不顾统统的去搏一搏,要不然的话,就会连罢休一搏的机遇都没有了,明白了没有?”
香烛?
老子打生打死的血战一场,才保住你们的村庄,现在竟然不让老子进村,这是甚么事理?
听了这句话,如蒙大赦的银雀儿一蹿而起,小跑着去给李吴山弄吃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