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台[第1页/共3页]
连天子本人都要假戏真做,足见此事的绝密程度,事关多么严峻,阎应元又如何会对别人提起?
这边的北伐大戏演的愈逼真,就越申明西征湖广的战事已迫在眉睫,说不得一夜之间湖泛博战就要打响,到时候必定是天下皆惊!
所谓的御前召见,不过是为了鼓励士气,实在底子就是一场典礼性子的召见,意味意义远弘远于实际意义。至于说结果……范围庞大的北伐底子就不存在,还需求谈甚么结果吗?
把阎应元呵退以后,此次由天子本人亲身主持的战前动员大会已垂垂到了序幕……
“事为绝密,万岁不得不如此,还望阎公体味万岁的良苦用心。此事万不成鼓吹……”
被堂堂的李大帅称之为“阎公”,让阎应元万分惶恐:“公之一字,应元实不敢当,李帅有何指教?”
从本质上来看,阎应元更像史可法。
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郑胜利这个名字,汗青上的郑胜利,在这个时候叫做郑森,并且他本人还没有正式成为一方军事首级。
满怀着冲动和镇静之心,在内里等待陛见。
“阎公且不忙拜别,稍后万岁必定要召见你。”
不管是出于最实际的需求,还是纯真为了保持奥秘感,历朝历代的君主大多都是深居简出,很少走出深宫呈现在公家的视野当中。固然也有“巡查天下”的先例,但那毕竟是少数。
“公”这个称呼,是非常高贵的,能让李吴山动用这个字眼儿相称的,也就只要史可法罢了,而阎应元则是第二个。
“李帅放心,应元晓得此中轻重。”
明显晓得所谓的北伐并不存在,为了棍骗敌手,天子本人不得不遵循李吴山的安排,做了一次骗子,并且是史上身份最高职位最尊的超等大骗子。
初九这一天,辰时刚过,在一顶明黄伞盖的指引之下,浩浩大荡的御用仪仗出了皇宫,在观音门外诏见北伐诸将和一应的将士代表。
在本来的汗青上,这个阎应元在江阴抗清,打的惊天动地气壮江山,在完整绝望的环境下困守孤城给清军形成了数万人的伤亡,终究被俘不平而死。如果说扬州的史可法是明末第一孤忠之臣的话,这个阎应元就是这个期间第一豪杰。
这个时候的复隆天子,恰是访问闽浙水军代表郑袭。(郑袭是郑胜利的兄弟,这就不必多先容了吧。)
李吴山不但位高权重,并且名动天下,仿佛已是大明第一军神,非论爵位还是官职都比阎应元高的多。
“八旬日带发尽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说的就是他。
钱谦益一样是汗青名流,但阎应元和钱谦益是毫不不异的两种人。要说计谋目光和行动力、履行力,崔耀祖也是有的,但阎应元不是崔耀祖,乃至和崔耀祖完整相反。
作为天子,特别是在已经晓得了北伐的真相以后,复隆天子真的很想看看阎应元的抄本上写了些甚么。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包管棍骗计谋能够持续实施下去,只能硬气心肠斥责道:“尔不过是微末小吏,此等军国大事怎能容你胡乱指责?退下!”
听了这话,阎应元的面色一呆,旋即狂喜,顿时就明白过来。
如果在不晓得北伐是假的环境下,天子本人必然不会理睬这个微末小官的奏陈,但是现在的天子已经晓得了西征的本相,晓得阎应元说的很对,却又不能承认,只能用心做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说道:“忧心国事确切不错,但北伐方略既定,已不得变动,湖广之事容北伐以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