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牛价[第2页/共3页]
新来的几户流民不安地站在一旁,王斗安抚了他们一阵,叮咛两个妇报酬他们煮粥,然后又让杨通批示他们去撘建地窝子,就在那十户军户的劈面,两边相对,即是留出一条街道。
二人除了带回大量的耕牛耕具米面外,同业的,竟另有浩繁的人丁。当日二人去州城时,只带了六个年青人同往,眼下,竟多了二十余人。看这些人,个个衣衫陈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是拖家带口,或是挑着简朴的行李,一些青壮点的年青人,则是帮手挑米赶牛。
“门生钟荣,见过总旗大人。”
王斗面前,是一个穿戴绿袍盘领小吏服饰的人,此人年在四十多岁,身材高瘦,髯毛稀少,神采有着营养不良的青黄,神情中有一股掩不住的沧桑与倦怠之意,身上的衣袍也是非常沉旧,还暴露几处补丁。
此时墩外十户人家建的地窝子己经象模象样,见王斗,一旁指手划脚不断的杨通忙迎了,他一边殷勤地问王斗但是辛苦,一边勤奋地将牛赶回墩内去,嘴上还说着王头就是短长,一出马,又讨回了很多物什。
牛走得慢,二人也只得骑马渐渐走,时近傍晚,二人才走到靖边墩外。
他叮咛杨通去在墩内为钟荣找间房先住着,就让他睡本来马名佳耦那间好了,再为他筹办一套桌椅。
遗憾的是,当时保安州城的流民很多,传闻这边招人,很多人都是心动,不过随后传闻屯户都要插手军户,大部分人又打了退堂鼓。最后只要这五户人家情愿前来。
他大笑道或者韩干脆出马,使些美女计,将那女掌柜迷上,就连赊欠都不消了。”
齐天良看着韩朝嘿嘿而笑,他道那日在万胜和买米时,阿谁米店的掌柜是个女的,听闻还是个孀妇,我看她对韩很有好感的模样,不时偷偷打量,还向我问起了韩的状况。我探听过了,她卖米给我们时,店内的米价比别的米店便宜了两分,我看这此中不乏韩的功绩,说不定今后我们墩内没米时,还能够到她店内去赊些米吃。”
※※※
王斗看着清单,齐天良在一旁讲解,那十石米是在一家名为万胜和的米行买的,州城内几家米店他们都跑过了,就算这家米行代价最公道。不过话虽如此,一斗米也要五钱的银子,一石米就要五两银子,买十石米便花去了五十两的银子。
王斗也是意动,他看向韩朝道老韩,这也是一个别例,值得尝尝。”
他施了礼,就是悄悄站在那边,此人就是前几日王斗从董家庄要来的书吏,名叫钟荣就是。董家庄内有小吏三人,一个司吏,两个攒典,钟荣就是此中的攒典之一。
看模样很多,除了十头牛,几十袋米面外,别的百般的簸箕、扁担、箩筐、锄头、犁头、犁架、牛轭、晒席等物也是堆了满地。这些物什除了耕牛就存于内里的牛栏外,余者都是堆入墩内的堆栈内。
“哦。”
老白牛:
大明吏员分为攒典、司吏、典吏、令吏几等,攒典就是吏之最末等。在大明,吏员升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起顺利,做攒典年满三年后才气够升为司吏,再三年才是典吏,又三年才是吏之最上等令吏,而令吏还是不入流的小官。大明官吏升迁之难,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