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尾声[第2页/共2页]
瑞木桐忙伸手托起福姐儿的手,伸手拉过弟弟笑道:“我也累了,要不我们去樊楼喝杯茶歇一歇,传闻樊楼明天的文会特别热烈,不但有诗词文章,还摆了沙盘,说请了高人点评建国前后的几场大战,我们恰好听听。”
“噢?那人你熟谙?如何回事?”
“先生如许的如何要用一个竟中了?”端木桐搭话笑问道。
福姐儿捂着嘴儿笑,这位刘兄可真会夸人。
“如何不是竟!刘兄最晓得我,”中年人笑起来,被他点名的刘兄一边笑一边点头,“张兄自谦过了,若论才学,张兄也不算太差。”
春节,以及随后的春闱把他忙的头晕脑涨,唉,这政务之惊心动魂,一点也不比疆场上轻松!
“唉哟!江南才子、文会首级来了!”
“那是我们桐州老乡,如何不熟谙?周子玉是我们桐州出了名的神童才子,中秀才那年才七岁,隔年他养母病亡,他守孝误了一期秋闱,孝满后乡试就考了第一,十三岁的解元!传闻过没有?”
端木桐发笑,一手拉着弟弟,一手拉着mm转进条冷巷,往樊楼畴昔。
开宝十九年蒲月,都城早就没有了地动和朝代更替的陈迹,马行街已经繁华到不堪,无数的商户和客人从马行街两端往外漫延,垂垂将和马行街相接和相邻的街道挤成了马行新街,以及马行二道街。
年青人固然乞丐普通,却眉眼飞扬,举头阔步,萧洒非常。他一出去,象抽响了一声净鞭,楼下的热烈戛但是止,大师齐齐转头看向他,半晌以后,热烈又起,一阵讽刺声直传楼上。
“是主考官有眼不识你这金镶玉?还是你底子是那绣花枕头,就是一包草啊?”
看模样,楼下的文会已经停止了几轮,士子们三两成堆,聚在一起说谈笑笑,全部楼里笑声此起彼伏,非常热烈。
小弟吧,自小荏弱,眼泪多的能淹死人,爱静不肯动,人又浑厚,阿娘说他随足了四叔,还真是跟四叔一样,人憨憨的,不管对谁,都是打心眼里实实在在的好。
看模样都是极好的朋友,那位张兄哈哈笑着和端木桐道:“不敢打诳语,鄙人一来资质普通,二来不敷勤奋,这学问文章上真是普通得很,当年读书,就想考中个秀才,让家里免个赋税就行,谁晓得俞氏反叛,新旧朝更替,桐州那几年乱的不得了,那年的乡试,哪有人去考?我胆量大,就去了,全部考场空荡荡的,就没几小我,凡去考的,都中了,我就成了举人。”
阿娘愁她嫁人的事,他也愁……
……
樊楼里很热烈,三人从后角门上了楼上雅间,在角落里择了张桌子,超出半人高的雕栏往下看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