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归宁[第2页/共3页]
一众族人昂首齐呼:“良王长泰千岁,王妃福瑞金安!”
琅竟来到身后,欣喜到“快别只站着了,回到母家应当欢畅呀!现下已经没有礼法拘着了,能够放心说话了!”
“良王妃探亲,上仰皇恩,下承嫡亲,全族同沐圣恩!吉时到,王妃归宁!”大寺人大声点仪,气度实足,话音落罢一甩拂尘府中传来迎驾之乐,一时候世人已整齐膜拜于红毯两侧,良王与王妃别离搀扶了芮老公爷与老夫人迈步跨过府邸厚重的门槛,鞭炮齐鸣,直向正厅而去。
大年以后,风调雨顺,天子特许良王王妃芮氏归宁探亲三日,良王陪行。偌大的芮府结彩张灯,从元宵过后就筹办了近一个月的王妃归宁之期,就是本日了,良王文琅竟与王妃芮连袖的仪仗于期从王宫解缆。芮府高低无不恭谨,除了芮老公爷和夫人,因爵显望重于芮府内恭候,其他排得上位分的芮氏族人早早恭候在宏伟的城门下。
连袖轻柔递了一个眼神给夫君,琅竟会心,便命令让一众宫人侍卫退下。宫人们鱼贯而出,厅中当即少了拘束严峻的氛围。
琅竟携了连袖起家,恭谨将芮老公爷和夫人请至上座。连袖回身至芮向衍佳耦跟前,二人也当即起家,紧紧拉住了女儿的手,六目相视,几乎相拥而泣,一时候只叫出了“父亲、母亲”其他话语卡在喉咙里一个字也挤不出来了。
这话似又戳到了连袖的悲伤处,嫁入深宫,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
远远瞥见良王王妃的仪仗芮氏族人与道旁百姓当即跪地俯身,车马步队甚是壮观,开道十六骑士后跟从宫女十二人手执带路香炉,称生香宫女,随后就是良王文琅竟与王妃芮连袖所乘的宫驾,两人盛装华服尽是皇家气度。后跟归宁宫人寺人侍卫共六十人,浩浩大荡,缓缓朝着城楼行进。
“长姐!”连弦拉着绥麟也到了跟前来。绥麟恪守礼数当真见过了良王和王妃才又喊了一声“长姐!”
待礼数结束,已经中午。
芮氏一族官高爵显,芮老公爷两朝重臣,更是本朝的建国功劳,暮年册封保养天年。芮老夫人是当朝太后的族妹,其宗子芮向洐官居一品重臣,太子太傅。次子芮向昇封了平南将军,手握重兵长年驻守军事要地,三子芮向邝兵部尚书,管皇城保护。一文二武可谓是当朝肱骨,黄金三角,牢不成破。良王妃芮连袖是芮氏宗子芮向衍的大女儿。芮向衍一支另有一子一女,嫡子芮绥麟年前高中状元,天子钦点赐婚琅琳公主,婚期已定。二女儿芮连弦年仅十六,待字闺中,此时也跪伏在父亲母切身后。
“臣,谢良王、王妃!”话音未落,双臂已然被连袖接在手中,被连袖俯身搀扶起来,仓猝道“王妃不成,臣惶恐!”四目相对,王妃连袖的眼中早已沁出泪花,“父亲言重,若不是礼法原因,女儿千万不敢受父亲如此大礼,实在不孝!”
连袖又欲多言,良王轻抚她的肩上,柔声道:“世人已膜拜好久,甚是疲累了,还是先了了这些缛节礼数,回府后再好好言表话旧吧!”连袖温驯点头,随良王步向世人。又一轮存候告礼以后代人皆起家,整齐让步到红毯两侧,良王扶过连袖的手臂,欲牵引她返回宫驾上持续前去芮府。此时连袖的目光正在人群中寻觅芮连弦,非常专注,被文琅镜一碰稍稍惊了一下,当即回过神来,随他回到了宫驾上。轻纱漫漫,由骑士与生香宫女带领,宫驾、宫人、侍卫随后,芮氏一族人按规制挨次跟从仪仗,走向芮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