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民国之文豪崛起 > 036【赫煊吾师也】

036【赫煊吾师也】[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信中提到的周赫煊和《大国崛起》,蔡元培对老婆说:“我出去一趟。”

“唉,值此时势,我又有甚么体例?”蔡元培起首接过报纸看起来。

1923年初,55岁的蔡元培因“罗文干案”远走欧洲。

1924年底,贿选总统曹锟离职,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返来吧,阿谁王八蛋总统已经跑路了!”

可惜没啥卵用,最后曹锟还是强令查察长对罗文干提起公诉。

民国文人大多标语喊得清脆,但却没有实际施动。梁簌溟倒是个务实派,想到了就去研讨、就去做事,他厥后还写了副春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成但问耕耘。

直到第三封信翻开,蔡元培才细细浏览起来,那是梁簌溟写的教诲救国实际,但愿他牵头重修中国教诲会。

蔡元培将汇集好的报纸,连同函件一起寄去广州。经亨颐读完《大国崛起》后,猖獗探听周赫煊的下落,最后从《字林西报》的记者那边获得动静,立即致电天津的老友代为聘请,但愿周赫煊能够到中山大学担负传授。

1925年4月,北洋当局和法国签订合约,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返来吧,庚子赔款有下落了,这回是金法郎哦!”

蔡元培处置教诲事情多年,深知此中的艰苦。

本来教诲部就缺钱发不起人为,全仗着蔡元培在保持,并在动乱的时势中,极力为全校师生遮风挡雨。他这么一走,北大的日子就更难过,都盼着蔡校长能早些返来。

蔡元培不敢归去,他怕被吴佩孚给弄死。

《教诲宪法》还规定:教诲、科学、文明之经费,在中心不得少于预算总额的15%,在各省不得少于预算总额的25%,在市县不得少于预算总额的35%。

吴佩孚固然向张作霖让步了,但他在北平还是很有权势,他以为门生肇事都是蔡元培教唆的,这类环境下蔡元培如何敢归去?更何况蔡元培主动其北伐造势,已经遭到孙传芳通缉。

报纸上的公开信是周作人写的,他先消弭了蔡元培复职的政治顾虑,再举出北大当年面对的困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校长你快返来吧!”

梁簌溟在信中写道,他但愿绕开当局和军阀,通过社会筹款的体例办学,把资金集合在小学根本教诲方面,办成一所是一所,只要能多培养几个识字的百姓就算功德无量。

经亨颐在民国教诲界也是个传怪杰物,六年前他被调离浙江第一师范时,全校门生自发复课游行,被军警开枪打伤数人。有一个叫朱赞唐的同窗悲忿难当,竟夺过差人手里的刀当场他杀。

1926年初,蔡元培终究返国,却始终逗留上海不肯北上,北大师生又致电说:“校长你快返来吧,国度能够没总统,北大不能没校长啊!”

一篇篇文章看下去,蔡元培不由感到惊诧。他长年游历西方,对西欧学界的环境知之甚深,还真没有哪个西方学者,能把天下各大列强兴衰研讨得如此清楚透辟。

蔡元培读罢此信,很有些意动。他这几年的学术研讨已经告一段落,在上海除了鼓吹北伐外,便没有其他闲事可做,重修中国教诲会还是大有可为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