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除夕[第2页/共2页]
江小道本来不太会安抚人,但这些天沿街乞讨,也学了一些欣喜民气的话,便说:“老崔,别沮丧!今后我帮你响蔓儿!”
并且这行毕竟是偏门中的偏门,上不了台面。
江小道年龄小,学得快,几天下来,一些常见的行话暗语、江湖端方,便已烂熟于心,整小我不免洋洋对劲起来。
又比如“杵”代表挣来的钱,关外也常用“米”来代替。
“嗬!你小子行啊,会说吉利话了?”关伟略感不测,“我还觉得你会直接过来抢饺子呢!”
老崔一怔,内心俄然有些打动,有些傻气地笑道:“别别别!你是‘海老鸮’的儿子,这名号就够响了。你如果情愿提我,你就说……就说有个老崔帮你开了春,这么说就行,太高了我担不起。”
江小道边吃边骂:“我爹他们现在必定吃饺子呢!真不仗义,噎死他们!”
“你帮我?”
三分本事,七分忽悠。
“可要饭这门学问,说到底,还是你教我的呀!”
此中的规律,有的是依托方言,有的是以物代指,有的是假借谐音,有的是描述比方。
比方“火”字,便是代表有钱、敷裕;呼应的,“水”字便代表没钱,贫困。
如此一来,哪怕跑江湖去了外省,春点暗语上有所差别,单凭“水火”二字,老江湖也能猜出个大抵。
大雪纷飞,年关将至。
春点这类东西,提及来云山雾罩,听起来不明以是,实在一经点拨,也没那么奥秘。
说话间,俄然响起了一阵短促的拍门声。
“六叔,过年好!从明儿起,你必然鸿图大展,财路广进!”
……
“想娶媳妇儿了?”
老崔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明暗八门,响蔓儿的响蔓儿,发财的发财,我们要门呢?都是跑了半辈子的江湖,到最后,人家一提起我老崔,不还是那仨字——要饭的!唉!这辈子算白混了!”
“老崔,过年好啊!”关伟笑着走进屋内,在炕沿儿上坐了下来,号召道,“小道,过来给六叔拜年,六叔有赏!”
此类暗语,一经把握,一通百通。
江小道说:“你不让我管你叫师父,但又教了我这么多东西,眼瞅着要过年了,给你磕几个,应当的!”
凡此各种,老崔都悉数传授。
他当初看不起要饭的,老崔还曾据理力图,现在真情透露,看上去仿佛心有不甘。
江小道鼻子贼尖,打从开门那一刻起,他就闻到了一股饺子的香味儿,现在早就满口生津,因而立马跪在地上,叩首拜年。
老崔欣喜道:“满足吧!有的吃不错了,有一年我在河北,年夜饭就吃了俩地瓜!”
江小道也跟着嘿嘿一笑:“行!”
“甚么话?”江小道问。
老崔热了两个先前买来的包子,煮一锅粥,就着咸菜疙瘩,跟江小道坐在炕上,一边听着窗外的炮仗声,一边吃着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