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四方馆(2)[第4页/共5页]
初九日,来宾饮宴,公孙衍与魏卬对饮,酣醉而宿于魏卬府中。
樗里疾大惊:“大王不成。谋士们来往各国,效力君王,来去自如,我们岂可画地为牢,追捕谋士?当日商君之死,是因为谋反之罪,亦是因为各国不肯收留他。而公孙衍罪行未明,岂可轻言追捕?只能悄悄追回才好。不然的话,会令各国谋士民气惶惑,不敢留在秦国,不敢投奔秦国。”
樗里疾见状忙提示:“既如此,我们派往魏国的眼线,也要理一理。我们若把魏国的眼线都清理了,魏国必定也会清了我们秦国的眼线。”
秦王驷持续道:“不错,秦人好战,可每一战却都是不得已的。固然这些年来秦人以命相拼保得住疆场上的不败之绩,但是战役却不能一向持续下去。一场战役要征发民夫,便会使地步荒废,破钞军资使得国库空虚。若不能从战役中获得充足的仆从和赎金,则每打一仗对于秦国来讲,都得不偿失。我大秦处偏僻之地,人丁薄弱,地盘瘠薄,立国虽久,却不像中原各国,经得起长时候的战役耗损。可公孙衍他……”
秦王驷一拳捶在案上:“立即派人去追,务需求将公孙衍追回!”
七月初九,魏卬以季子生日为由,请很多在咸阳的魏国旧人饮宴。
落日西照,满园菊花盛开,黄紫两色,分外刺眼。
她伸脱手,为秦王驷按摩着头部,好一会儿,待他的情感消缓,才不解地问:“大王,妾身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
芈月已经更了女装,见诸人都已经退去,便上来奉侍。
见樗里疾领命而去,秦王驷这才恨恨地一捶几案,怒而不语。
一年多前,楚女入秦为后之时,魏卬已经在游说公孙衍了。当时公孙衍仍然有些踌躇不决,但当他征魏主张遭到禁止,对义渠用兵的建议又不被采取,再加上张仪凭一张巧舌多次在朝堂上与他相争,他本觉得张仪不敷为敌,但是,在秦王驷立张仪为相邦,将大良造的权力三分以后,他在这大良造的位置上,已经不能再安坐了。
魏卬专注地看动手中的琴,悄悄拨弄着:“犀首另有持续留下的意义吗?”
秦王驷叹了一声:“寡人真是没有想到,你一个小小女子,竟能看出这些来。唉,连公孙衍这么多年来,也一向胡涂着。”
秦王驷轻叹一声:“是寡人忽视了。寡人任公孙衍为大良造,乃以国士相待。公孙衍任职以来,为寡人立下赫赫军功,不负任务。君臣相知,原是大幸,怎奈时移势易,公孙衍的政见主张,于本日的秦国来讲,已经是不应时宜了。”
秦王驷沉声:“何事?”
魏卬不再持续说话,只是轻拨琴弦,几次弹着刚才《式微》那一章。
秦王驷道:“秦人不畏战,然并不是喜战好战。当日商君变法,固然于国无益,但这场变法自上而下,无不动乱。如果稍有不慎,则大秦就将分崩离析。以是寡人重用公孙衍,策动交战,连战皆胜,如此才气让各国明知秦国政事动乱,也不敢挑起战役。”
秦王驷点头:“明面上都收了,暗线能够分头埋了,就算被抓到也不过有一个是一个。”
公孙衍在书房中,对着舆图,几日未曾出门。到了最后,舆图已经被他画得脸孔全非,他这才一掷笔,哈哈大笑:“吾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