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米虫的清穿日子 > 作品相关 康熙

作品相关 康熙[第4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进一步加强皇权,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立了以南书房为核心的政治轨制。他表示“天下大小事件,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成行”(《清圣祖实录》卷284)。为此,他一方面通过各种强力办法,限定满洲贵族的权力,如剥夺各旗王公干预旗务的权力,废除“军功劳旧诸王”统兵挞伐的传统,减弱议政王大臣集会的政治影响等。另一方面,康熙专断用人奖惩之权,不准大臣评断;并设立密奏轨制,以体味下情。这类统治体例为清朝其他天子相沿。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慢慢规复经济,清帝国成为当时天下上幅员最为广宽、人丁浩繁、经济最富庶的帝国。清初人丁从明末的5、六千万急剧降落,1661年(顺治十八年),天下人丁数字是1913万,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为2462万。这只是丁数,不是人丁总数。

庙号:清圣祖

安定三藩

康熙不反对喝酒,而反对沉沦于酒中及不节制,常常喝得酩酊酣醉。康熙能喝酒而未几饮,只是“常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饮小杯一杯。”他讨厌贪酒之辈。康熙曰大略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病疾。

修身养性

1、饮食有节,起居有序。爱新觉罗·玄烨这是康熙的摄生之要。康熙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他说,不成暴饮暴食,要“起居有常,”不成“贪睡”、“贪食”,更不成“沉沦于酒菜中”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母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祖母:孝庄皇太后

开端构成了剿抚并用的目标,即“乱则声讨,治则抚绥”(《清圣祖实录》卷180,康熙36年2月壬寅),“仰凭天道,俯惬情面,以万不得已而用兵”(《御制亲征安定朔漠方略序》)。康熙以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气悦则国本得,而边疆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清圣祖实录》卷151,康熙三十年蒲月丙午)。为了保护故国同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海军提督,光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当局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心对台湾的统领,促进了台湾经济文明的生长。

父亲: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顺治帝)

3、喝酒有度,药补慎用。

《南山集》案:戴名世很有才调,门人尤云鄂为戴刻了《南山集》,集合援引了方孝标的《滇黔纪闻》中多少内容。这《南山集》并无进犯清朝的笔墨,仅仅是在记叙明弘光帝流亡南京事,用了“永历”的年号。当时明朝已亡,清朝已立,不消清帝编年而用亡明编年,就是大逆不道。终究,《南山集》一案连累戴、方(苞)两家,三代以内,年16岁以上者俱正法,母女妻妾及15岁以下之子孙俱给功臣家为奴。别的,刻印者、作序者等无一幸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