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问稻[第2页/共3页]
张雷拾起舆图,只见最北面一个,最南面一个,西海岸中部有三座,已经建好的北县就是中部三县中最上面的一个三角,但已经涂黑,表示已经完成。
张雷挠挠头笑道:“你让我看选址,我又不是朝廷官员!”
郭宋哈哈笑了起来,竖起大拇指赞道:“这一招很高超,也很合用,转头我给潘相国说说,琉球经略府要想体例,不要整天讲空事理,那样拉不来移民。”
郭宋在琉球府巡查了三天,随即返回了泉州,又在泉州访问了来自周边各州的刺史和长史,这才乘船前去明州。
白叟不熟谙刺史,他见一群官员在问他,便用糟糕的官话答复道:“回这位大人的话,小人在肃除杂草!”
郭宋又对季敏道:“这件事你卖力安排!”
张雷一怔,“甚么公道?”
郭宋俄然发明水稻中竟然没有养鱼。
他来泉州观察主如果考查林邑国水稻的推行环境以及琉球岛的开辟进度。
“老丈请起吧!”
他转头笑问道:“泉州的水稻田里都养了小鱼,这边我如何没有瞥见?”
“回禀殿下,新稻种长势还不错,较着比传统水稻长得更快,究竟上,我们已经收割一季了,亩产比传统水稻增加了三成,大师都看在眼里,来岁我估计大师都要种了。”
季敏没法答复,转头向卖力官田的官员望去,责问道:“稻田里如何没有养鱼?”
“咦!”
郭宋点点头,“你说得对,现在让你答复,有点能人所难了,来岁烦请老者再去故乡徐州试种一年。”
这名官员吓得战战兢兢道:“回禀殿下,回禀使君,普通环境下是养鱼的,因为这是外来种子,卑职不晓得养鱼对它会不会有倒霉影响,以是养得很少,只在十几亩田里养,不在这边,在前面一片稻田。”
越州去泉州采办的稻种都种到官田内,蒲月份已经收了一季,现在是第二季。
停一下,季敏又弥补道:“微臣只拿出很少一部分给官员们试吃,其他大部分都留着,来岁分发给农夫们莳植。”
郭宋欣然笑道:“我们现在去看看!”
“有的!”
郭宋瞥了一眼舆图,“我筹算在琉球府先建五座县城,上面的三角标识便是我的选址,你看看选址是否公道?”
“大师都算过帐?”
但泉州刺史蔡雍确切做得不错,经心播种好这批来之不易的稻种,让郭宋非常对劲,就凭这份功绩,等江南试种胜利后,郭宋便筹办把蔡雍调入朝廷出任司农寺卿,在岭南两道、淮南道、淮西道、河南道、江南西道、剑南道以及山南道、荆襄等地尽力推行这类两季水稻。
季敏松了口气,赶紧躬身道:“多谢殿下承认!”
郭宋欣然道:“全部新稻推行完成后,写一份详细的陈述给政事堂。”
老者站起家,垂手站在一旁,郭宋问道:“这稻子你一向在种吗?”
“这类稻子如何样?”郭宋又问道。
“说得没错,我就是出于对应三州的考虑。”
“微臣遵令!”
毕竟他最后的设法,就是把林邑国的稻种直接拿到江南去播种,只不过被去泉州截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