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游[第1页/共3页]
郭昕说的庞大玉石不是籽料,而是山流水料,唐朝对籽料还不是很看重,郭宋顿时心痒难耐,笑道:“现在商路打通了,倒是能够把安西的美玉送去长安,我能够包销,不过可否让我先挑几块鹅卵石玉料?”
郭宋翻身上马,号令兵士们牵骆驼进城,一只只骆驼身上背负着沉重的箱子和粮袋,兵士和百姓们喝彩雀跃,跟着骆驼奔驰,当一袋袋小麦被卸下,很多人都抱着粮袋嚎啕大哭起来。
郭昕大喜,“恰好是春季,我明天就开端构造大师播种!”
世人瞥见了郭宋,都忍不住喝彩起来,每小我都熟谙他,他的每次到来都能给龟兹带来庞大的福祉。
“这是个好体例,让焉稽国人出面建补给点!”郭昕赞道。
“且末河边河边没有长驻部落,但夏天会有吐蕃牧民过来放牧,夏季又归去了。”
郭宋点点头,“我带了一百多斤冬瓜种子和甜瓜种子,特别冬瓜产量很大,一根藤上能够结七八个几十斤重的大冬瓜,我客岁就建议北庭推行这类冬瓜,我感觉安西也能够,光照充沛,紧靠赤河,不缺水,到时候满城都种满冬瓜,还怕夏季没有食品充饥吗?”
郭昕苦笑一声道:“这主如果吐蕃人窜改了战略,之前他们都是强灭西域各国,让西域各国非常发急,以是和唐军联手对于吐蕃军,但这些年吐蕃军窜改了战略,对西域各国以怀柔为主,承诺接管他们为吐蕃的附庸国,其他统统都不窜改。
郭宋沉吟一下问道:“有没有能够在蒲昌海北面建一座守捉军城?”
郭宋展开一幅舆图,这是保藏在敦煌州衙内的一幅舆图,很详细地绘制了从敦煌到龟兹之间的地形、商道、水源等等环境,非常精确。
世人沿着赤河缓缓而行,郭昕用马鞭指着河道道:“背景吃山,靠水吃水,龟兹对赤河没有兴趣,我们就在赤河边挖塘养鱼,或者直接在赤河内撒网捕鱼,开春后,河水解冻,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了,每天都能够喝一点鱼汤。”
郭昕欣然道:“贤侄甚么时候归去,我会亲身去一趟沙州,把这条线路勘察肯定下来。”
这时,户曹参军刘春道:“如果只是为了建补给点,我感觉没需求建军城,能够请焉稽国人在蒲昌海建立一个放牧点,然后由焉稽国人在那边建一座镇,只要不是唐军建立的军镇,吐蕃人普通都不会存眷。”
“叨教郡王,吐蕃在安西的存在状况如何?”这是郭宋需求搞清楚的首要前提。
郭宋放心不下沙州,他在龟兹城只呆了三天,便带着诸将和骆驼队返回沙州,这一次郭昕亲身跟从,他要亲目睹证这条运输通道的打通。
“当然很首要,我偶尔也会派人去沙州,互换盐油布匹之类的必须品。”
“且末河呢?”
郭宋很存眷这条直通蒲昌海的河道,当年他已经把这条河边的几个吐谷浑部落十足赶走了。
郭昕缓缓道:“目前吐蕃军在安西约有五千余人,根基上都在图伦大戈壁以南,驻兵点有三处,一处在阿尔金山南面的萨比泽,这里是吐蕃军老巢,有两个部落,军队大抵在三千人摆布,第二处是且末城,大抵有一千人,第三处是疏勒,这里吐蕃牧民很多,驻军有一千人,这五千人主如果保护吐蕃在安西的好处,这些年大师根基上都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