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宗室改革】[第4页/共4页]
毛纪、王琼、汪俊、廖纪、王宪、汪鋐纷繁拥戴,他们都是阁臣,早就筹议好了。
便是户部左侍郎胡世宁,一心拥戴王渊的铁杆鼎新派,都果断反对道:“为社稷计,不成让宗室科举为官。”
固然什物税收改成银钱税收,但长江、运河两岸部分州县,还是得交纳粮食充作漕粮运京。
打击宗室,大家有责,文官鼓掌喝采。
朱棣当上天子以后,哪还敢让驸马再掌实权?
他堂堂一名内阁次辅,早朝竟然排在吏部、户部、兵部尚书以后,排位靠的还是身兼礼部尚书(名誉职务)。吏户礼兵刑工,礼部班次本该在兵部之前,但兵部尚书李承勋,散阶恰好比毛纪更高。
估计生得实在太多,藩王们本身都不美意义上报,因而有大量没入籍的宗室存在。这些无籍宗室,一样不事出产,因为他们独立重生是违法的。
阁臣资格最老的毛纪,因为不讨天子喜好,不但没有加官,并且勋阶也不高。
胡世宁随口说了几个:“2,4,8,16,32……王相此问是何意?”
实在,内阁已经筹议安妥,都至心同意王渊这个建议。
便是那些传统老学究,都没站出来斥责。只要王素不贪赃枉法,他表示得越不靠谱,文武百官就越是放心。
官员们都被逗乐了,竟然跑到朝堂上,扯甚么男欢女爱、独守空房。
明朝的中下级宗室是真惨,就像清末的底层满人一样,那都是想吃饱饭都难。因为他们无权无势,法律还不准他们事情,朝廷岁米被层层剥削,发到这些人手里已经所剩无几。
满朝文武瞠目结舌,这些数据太吓人了,百万宗室想想都可骇。
此人也属清流之辈,勉强算作杨廷和翅膀,同时也是真正的清官。他曾冒死告发宁王谋反,被宁王谗谄下狱,狱中还持续上疏三次,差点被活活鞭挞致死,因杨党程启充救援才免死,被放逐去辽东当了几年兵。
可惜,绍丰元年,南直隶大灾,还水旱蝗灾一起来。
朱厚照在位的最后一年,风调雨顺,新皇即位改元“绍丰”,就是想一向如许大歉收。
朱载堻说:“与他升赏。”
汗青上,山西怀仁王府的宗室、奉国将军朱聪进京,跪在万历天子面前嚎啕大哭,说他二十一年没领到过岁米。说郡王级别以上的,一个个肥得流油;郡王以下的难以充饥,家中老幼嗷嗷求生。有些宗室乃至干回朱家成本行,重拾祖业跑去当乞丐要饭,名为宗室,实不如奴婢。
王渊说道:“以2为基数,翻倍20次,成果便能过百万。建国初年,亲王、郡王、将军、公主,这些宗室只要50多个。至永乐年间,将军以上封号的宗室,已经增加到70个,这还是因为靖难和削藩死了很多。到三年前统计,在籍宗室共有8000多人,亲王32人,郡王203人,世子6人,宗子41人,镇国将军400多人,辅国将军一千多人,奉国将军一千多人……一百五十年间,宗室人丁增加近200倍,这还不算瞒报没入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