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谁有不平事?】[第2页/共3页]
以翁万达干出的功德,他被调任徽州通判以后,徽商们绝对猖獗给知府送银子,安排他分担水利、农业等差事。徽州多山少地,农业不发财,有本地士绅掣肘,他想大兴水利都不成能。这是个吃力不奉迎的苦差,很难做出政绩。但是,如果翁万达手腕高超,一旦做出政绩,此后将官声远播。
收受盐商贿赂、暗中支撑私运的寺人,一个被扔去守皇陵,另有三个抄家问斩。
刘玺握住翁万达的手:“真是忸捏,此次的案子,是贤弟主张查办。私盐案告破,哥哥我升了总兵官,却把贤弟调去徽州府享福。”
刘玺是真的名震天下了,武官本就没几个廉洁的,更何况他还是漕运参将,油水之足可吃得脑满肠肥。如许的武官,如许的职位,竟然二十多年廉洁忘我,百口只能穿旧衣、吃青菜。
三法司结合调查组一出,南直隶的寺人起首不利。
派去四川审理私盐案的三法司官员,这才刚过湖广呢,两淮竟然又闹出私盐案。
府上那些丫环仆人,一部分随顾宁回贵州,一部分被刘玺给斥逐。没体例,新任总兵是个穷鬼,养不起那么多下人。
徽商黄莹,论罪处斩。黄家主宗,举族抄家放逐,女眷全数打入教坊司。
淮安漕运参将刘玺,清正廉洁,恪失职守,帮手破获私盐案有功,擢升督漕总兵官兼淮安镇守。
“王尚书是好男儿,疆场建功无数。贤弟能做王尚书的再传弟子,也是大有可为的,”刘玺号召道,“快快吃菜喝酒,本日只要青菜炒肉,贤弟不要感觉寒酸。”
杨廷和说:“派出去查案的三法司官员,不能再让王二遴选,得是我们的人才行。”
但是,杨廷和此次不再秉公,因为他是真的气愤了,他的脸面都被那群狗东西丢光了!
“杨应宁(杨一清)已经请辞,陛下没有答复,估计底子没看他的请辞奏章。”蒋冕说道。
翁万达说:“先生为天下官员加俸,确切难能宝贵。起码兄长这等清官,日子能够略微好过些。”
淮安,督漕总兵府。
唐宋两朝,中原士族迁入徽州,一共有四十七族。很多大族一向持续至今,此中徽州八大望族,别离是:程、汪、胡、吴、黄、王、李、方。
但总兵及其家眷,都可住在总兵府。
这是官邸,并非私宅。
翁万达拱手说:“让兄长破钞了。”
可惜,家里太穷,科举之路太费钱。岳父又有儿子,不成能无穷度布施半子。
很久,蒋冕开口道:“那帮赃官奸商,纯属咎由自取,便是全砍了脑袋也该死。”
徽州那些豪商,有苦日子过了。
翁万达的出身极其贫贱,明初之时还算敷裕,以后四代单传,家道中落。他五岁丧母,父亲打渔时也得带着儿子,幸亏有村塾的教员赏识他。
六合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徽商吴彦先,论罪处斩。吴家主宗,举族抄家放逐,女眷全数打入教坊司。
刘玺猎奇道:“贤弟称王尚书为先生,莫非是王尚书的弟子?”
这八大望族,世代为官,世代经商,起码一半以上参与盐业。
翁万达又不是傻子,如何会有背景都不消?他也不要求调职,只写信让王渊安排一下,从徽州知府手里讨来刑捕的差事。一个分担法律、水利、农业的副市长,充足翁万达去徽州问一问不伏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