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杨廷和的转变】[第3页/共3页]
别怪朱元璋小家子气,因为当时的钢铁产量太可骇了,天下官营铁厂年产量高达1847万斤(不含生铁)。洪武二十五年开炉,三年时候冶炼钢铁3743万斤(不含生铁),把官府的钢铁库房都给装满了,如何能够一向出产下去?
“去吧。”杨廷和挥手。
此城,专为庇护铁厂而建,城内囤积钢铁、兵器和军队,百姓和工匠都只能住在城外。
杨廷和只本事烦解释:“工部铁道司,此后必有高文为。为父的身材也日渐衰弱,隔三差五就犯病,恐怕是活不了几年了。此后的朝堂,必为王若虚把持,你趁早畴昔投奔他。王若虚的宗子王策,早已拜入你兄长的门下读书,香火情是结下来了。你投畴昔,王若虚必定欢畅。”
凌夏问道:“铁厂环境如何?”
明朝的铁厂,分官营和公营。
“胡涂!”
杨廷和现在的心机,就是想跟朱厚照比命长。他要撑到天子驾崩那天,然后主导精兵简政鼎新,裁撤大量寺人、皇庄、锦衣卫和京营士卒,同时对那些过于放肆的勋贵开刀。
白冶城,顾名思义,此地有城墙,并且还是石头城!
“是。”杨惇说道。
初代火车,能拉两三吨货已是极限,并且速率也非常慢。
就拿遵化铁厂来讲,北方最大的冶铁基地,冶铁工人独一二千五百余,常常每年歇工好几个月。而广东的佛山镇,冶铁工人多达三万人,并且日夜不断完工,民营企业的生机远高于官营。
官营铁厂纯属打算经济,朱元璋规定,朝廷需求钢铁的时候,分派给各铁厂定额任务。朝廷不需求钢铁的时候,官营铁厂全数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