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徽商求见】[第2页/共3页]
“我如何感觉你敢啊?”王渊嘲笑。
“不敢,”黄崇德笑道,“鄙人是想跟王学士做买卖。”
起码给官员贿赂是必定有的,不可贿别想拿盐引,查出来能够直接抄家。
黄崇德也不谈闲事,绕弯子道:“此次进京,鄙人慕名旁听阳明公讲学。王门心学与陆门心学都以‘心’为发端,却各有阐述,实在令鄙人茅塞顿开。”
王渊说道:“你要做买卖,直接去天津跟我的掌柜谈。”
“既然水有三态,那么其他物体呢?常见之铁为固态,铁匠煅烧为液态(实在是铁合金,当代炉温没法达到纯铁熔点)。如果持续升温,是否也能获得气态铁?”
“你说。”王渊道。
“不敢。”黄崇德拱手道。
黄崇德答复说:“少年时曾进学,考中过秀才,奉父命弃学经商。家父亦为举人,官至七品知县,现已因病致仕。”
王渊问道:“我若不优先卖布给你,是否来岁就没法在山东买棉?”
王渊此次没有到院中驱逐,贩子罢了,承诺一见已经很给面子了。
他脱手非常风雅,直接塞给门子十两白银,不卑不亢道:“烦请通报,陆门心学弟子、徽州贩子黄崇德,前来求见王学士。”
此后王渊若能入阁,黄家的盐引份额也有但愿变多,前提是他把王渊舔得心对劲足。
“你的动静倒是很通达,竟然连出货量都探听清楚了。”王渊笑道。
王渊笑道:“坐下吧。你的体例可行,但一年一年的来。你卖我一年的棉花,我让你代销一年棉布。若哪天你停业了,合作也就打消。如何?”
“就这些?我的掌柜仿佛能做主吧。”王渊问。
“全凭王学士做主。”黄崇德背心冒汗。
黄崇德答道:“徽商后辈若读书,多数信奉陆门心学。”
黄崇德内心的石头也落下,暗中松了一口气。有这层干系,此后的棉花、棉布买卖就稳妥了,并且也算多了一个朝中背景。
朱元璋为了推行棉花莳植,免征棉田赋税,棉商的过盘费也很低。但生长到明朝中期,棉税已经进步数倍,棉船过一个钞关就要被抽取非常之二!
这家伙已经四十多岁了,却在王渊面前自称晚生,并且行的还是读书人的礼节。
黄崇德愣了愣,他之前跟官员打交道,都是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拉近干系。只要把官员聊得欢畅,又使足银子,剩下的事情也就非常好办了,没想到大名鼎鼎的王学士竟然不好这口。
王渊终究笑起来:“能够的,让他来吧。”
究竟上,因为朱元璋定下的开中制,明初盐商很多都是山西贩子。晋商身处边地,开中制对他们而言属于利器,贩盐利润远高于两淮贩子。
黄崇德毫无顾忌地说:“山东持续两年遭受兵灾,本地大棉商破家者很多。我趁机接办收棉渠道,现在山东起码有一半棉花,是从我手里卖出去的。山东各州府县卫吏员,我都打过交道。他们世代在处所为吏,与本地商户干系和谐,从农户那边收棉就直接卖给我。”
黄崇德当即拱手施礼:“晚生黄崇德,见过王学士!”
“看来是大买卖啊。”王渊笑道。
王渊让门生们持续做尝试,把黄崇德带到中间喝茶:“你修的是陆门心学?”
此人年约四旬,穿戴件棉质道袍(褶服),头戴大圆帽,沉稳雍容,乍看就像个身穿便服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