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明代流行歌曲】[第3页/共3页]
“好!”全场鼓掌喝采。
但是,一身傲气的金罍,现在却仿若失了灵魂。他喜好的便是这类女子,即端庄又有才艺,长得过分妖娆反而令金公子不悦。
李倌人领衔乐队持续唱歌,此次唱的是《镇南枝》,报告一对恋人突破礼俗,有恋人终立室属的故事。
轮到王渊时,直接认罚三杯,借口如旧:“吾与授业恩师有商定,此生毫不再作诗词。”
这位李姓清倌人,只能说模样端庄耐看,远远称不上美丽娇媚。由此可见,她卖的只是技艺,而非出售本身色相。
歌声再次响起,包含常伦在内,那些山西士子赞叹莫名,全都把王渊当作深藏不露的顶级才子。
邹木和张赟鼓掌喝采,贵州小曲儿哪比得上都城,就连南京小曲儿都是中原传去的。
不过嘛,南京散曲已自成一派,风行《劈脸玉》、《挂枝儿》、《剪靛花》等曲牌——《剪靛花》属于淫词邪曲,名妓和清倌人不屑演唱,只要倚门卖笑的俗倡才以此揽客。
席上生风,即以酒桌上的食品为题,背出含有关头词的古诗。更高端的弄法,是现场作诗,必须含有该食品。
李倌人一脸崇拜,起家施礼道:“王相公过谦了,《临江仙》早已传遍都城。”
而李倌人也陪着大师行酒令,一次都没被罚过,到最后持续说出两个冷僻字,可见笔墨根基功还是很深厚的。
“也有人对过了。”李倌人笑道。
此时在坐的都是今科招考举子,天然要玩雅令。
金罍死盯着屏风以内,已被清倌人的唱腔迷住了。
“灶呢?”金罍问。
“鄙人恰是王若虚,却非甚么贵州神童。”王渊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