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如此良才[第1页/共2页]
“丫头,诗是你写的?”
过了好久,才逐步缓过劲来,无法道:“丫头啊,你可真敢开呀。”
“偶尔看到墙上提的诗词,就感觉店东不是俗人,接着上楼与之扳话了一番。”
只穿了套做工邃密的衣裙,扮做都城贵妇人的模样,以免被认出。
赵书颖还是不平气,“莫非没有别的体例了吗?”
除了实话实说,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如果只写了一首诗,或许有偶合的成分,但这么多摆在面前,想不信也不可了。
“他为了抗击倭寇,就算不嘉奖,也能够功过相抵呀!”
“母后,前些日子,女儿闲着无聊,便上街逛逛,遇见那间卖香水的店铺,便走了出来。”
长孙皇后却连连否定,“别打蛇上棍哈,我可没说。”
当然,她怀中另有一首《游大明湖》,可毕竟不好拿出来。
“丫头,你年事太小,不懂此中的门道。”长孙皇后开端了耐烦的教诲:“功是功,过是过,这是两码事。”
“等你父皇忙完了对辽作战,我再找机遇吹吹枕边风。”
翌日凌晨,母子俩起了个大早,由两名宫中侍卫充当马夫,驱车赶往紫石街。
“未经答应,私造火器,如果这不算大错,接下来是不是杀人放火也能无罪开释呢?”
以号令的口气道:“明天上午,你们店里不要欢迎任何客人。”
“好诗,公然是小我才。”
“再则,他具有制造火器的才气,表白一只脚已经碰到了造反的边沿。”
若真是那样,可不好办了,那两个女子不说,面前的两个男的一看就不是善茬。
“不是的,女儿可没有如此超世脱俗的文采。”
“做臣子的,一不能具有造反的野心,更是不能具有造反的才气!”
说到此处,长孙皇后拦住的话头,反问道:“那你感觉,他是个如何的人?”
待母女二人上了楼梯,两名侍卫懂事的留在了上面,挥手叫来了欧阳策。
能得她嘉奖的,想必不是普通凡夫俗子。
欧阳策刚要问个明白,谁啊这么横,别是都城首富张怀有找来的虎伥吧?
“我和你父皇有过商定,后宫毫不干政,朝廷上的事,让那帮男人操心去。”
进入店内,伴计们正忙活动手里的事,长孙皇后没有打搅他们,目光悄悄在那些诗词上一扫而过,便得出告终论。
文采如何不说,但估计会让母后笑掉大牙。
“我想,毕竟是保境安民,扬我国威,应当不算甚么大错吧?”
话到最后,长孙皇后还是认同了女儿的设法。
长孙皇后笑了笑:“这些都免了吧,为娘是想让你带我去见见那位县令。”
闻言,赵书颖的神采刹时暗淡下来。
“就算他灭了我们的死仇家辽国,若犯了大罪,还是不能免于惩罚。”
“之前你总说本身写的不好,还为此发过脾气,现在较着有进步嘛。”
做完这些,二人同时退到了楼梯两帮,站得腰板笔挺,好似门神普通。
“还是因抗击倭寇的事,因县里的刀枪粗陋,难以御敌,他带人制造了一批火器,在疆场上大展神威。”
“他既是县令,又因何被夺职罢官?”
赵书颖毫不踌躇的说:“依女儿之见,此人学问通达,于诗词一道有很深的观点,笔墨文章,冠压当世学子。”
“你们又是如何熟谙的?”
“丫头,你还没说,他为何被罢官呢?”
“要不然,女儿打盆水给您洗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