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北海如象[第3页/共5页]
薛白在暗淡中查抄了桌案。
“我们翻墙走。”薛白反应敏捷,拉过杜五郎便走,“必须尽快找到柳勣、太子。”
流觞吓得将近哭了,问道:“如何办?奴婢是否去说娘子不在……”
这姐弟二人,弟弟其貌不扬,姐姐却非常仙颜。
“你如何答复?”
她听到动静,亲身端着火烛赶到前厅,见是杜五郎带人来,赶紧问究竟。
“这……”
“别怕。”薛白低声道:“我们还不是逃犯,官差认不出我们。”
再翻开另一个纸团,他不由目光一动,自语道:“本来如此。”
杜媗看懂了薛白眼神中的意义,以手掩面,转过身去。
~~
全瑞惊诧,终究乱了方寸。
“嘭。”
青岚从速跟上两步,却又转头向卢丰娘问道:“娘子,奴婢去吗?”
很多手札已散落了满桌都是,来不及清算了。
“然后呢?”
“嗯。”杜媗抹泪应了。
他遂拉了杜媗一下,从她手中拿过烛台,与她对视了一眼。
案上摆着砚台,用手一摸,墨还未完整干,该是下午才磨的。
薛白翻了翻桌上被墨渗了一点的纸张,没发明甚么,拿过流觞手中的烛台,四周照着。
全瑞俄然打了个寒噤,反应过来,惊道:“果然是柳郎婿落了罪证在旁人手里?!”
“去十王宅?”青岚道:“这边走。”
他乃至在墙上看到了杜甫的字。
薛白上前,靠近了一瞧,微小的烛光中勉强看清了末句。
“烛火靠近点。”薛白催促道,“找陈迹。”
“咚。”
“此为李北海手书。”杜媗上前道:“郎君曾以金器赠他,他则以书画、名马回赠郎君。”
“官差刚才没有搜索杜宅。”
“开门!”
“走。”
事发俄然,谁都没反应过来。
“郎君他……不在。”
有三个身影气喘吁吁地站在了坊中一个宅子前。
“我……我……我不可了……”
书房中几人吓了一跳,杜五郎当即便慌了,问道:“如何办?”
六百声暮鼓以后,若还在街上,那便是犯夜了,要被捉去楚挞。
她没有把烛火给薛白拿,风俗性地怕熏坏了哪幅书画。
此时杜媗传闻了父亲被捉之事,花容失容。
跟着最后一声闭门鼓声响过,敦义坊的坊门缓缓封闭。
“你这小儿。”全瑞道:“杜宅既无‘图谶’,亦无与人‘交构’之手札,更无‘批评’之词,有甚值得搜索的?”
氛围蓦地严峻起来。
“哎哟。”
至此时,世人皆已止了哭声、瞪大了眼看着薛白,骇怪于这个稚气少年如此沉着。
——谨言慎行,如履薄冰。
薛白推走旁人,本身赶了两步又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杜媗拿出来的匣子。
“咚。”
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城东、城西别离由两个县统领,东边是万年县、西边是长安县,取的是“长安万年”之意。
“李北海?”杜五郎惊呼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李北海?”
青岚噙着泪,扶着卢丰娘在前厅缓缓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