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喋血皇城[第2页/共3页]
“诸位……”邵成章正要再说话,面色却变了。他侧回身,看向皇城城墙。
他们,只是来喊冤的。
邵成章长叹一声,紧紧地握住刘允升的手,低声说道:“这位义士,你们的忠义,老夫极其佩服。但是,老夫必须提示你们,诸位义士如果再不分开,皇城保卫便要开杀戒了。你们如许死了,除了白死,于事无补。这位义士,你既是为首之人,即便本身不怕死,莫非不为其他的义士想一想?莫非忍心让其他的义士也在这除夕之日与家人永诀?”
“诸位!大师还是归去吧!莫说是除夕之日,便是其他任何时候,皇城也不是能够鼓噪的处所啊!”邵成章在做着最后的尽力。
“各位兄弟!各位长幼爷们儿!”刘允升转过身,面对着身后黑压压的人群,说道。
邵成章没能胜利。
看着面前沙哑着嗓子还在冒死高喊“精忠报国!元帅无罪!”的刘允升等人,邵成章竟然生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受。
他们本日喊冤的工具,是天子。岳元帅的冤,只要天子能伸。
“元帅无罪!”其别人跟着喊道。
“精忠报国!”其别人跟着喊道。
“精忠报国!”刘允升用尽满身的力量呼喊道。
万岁爷啊!您本日杀的,都是甚么样的人啊!
“一!”
“元帅无罪!”
现在的邵成章,早已口干舌燥了。
他本来就不是个话多的人。
入宫以后,邵成章的话更少了。皇宫大内,向来都不需求话太多的人。邵成章在宫中所说的话,大多是主子要说的话。他本身则只是一个传话之人罢了。即便是做了大内总管多年,邵成章也极少说话。宫中的事,早有章法,不必多说。不该说话的时候,绝对不能说话。不该说的话,更不能说。
卢承骞又抬了抬手。
“精忠报国!”
但是,本日,该说话的时候,邵成章说了。不该说话的时候,他也说了。该说的话,他说了。不该说的话,他也说了。
本日,面对着八牛弩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九!”
“三!”
“尔等听着!十息以内,若不分开,杀无赦!”城墙上,卢承骞大声喝道。
入宫之前,邵成章被人视作傻子。因为,他六岁才开口说话。并且,即便是在六岁开口以后,他也极少说话。
刘允升刚一挣扎,卢承骞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大总管,请尽快回宫侍驾!”
大宋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始,历任官家便一向把防备内患作为重中之重。大宋官家防备的内患,不但是梁山宋江与睦州方腊那样的义兵,更是那些手握重兵的武臣。
不断于耳的弓弦声中,儿臂粗的巨弩带着令民气悸的呜呜声,朝着人群激射而去。
他没能如胜利地将韩世忠劝离一样,将刘允升和与他同来的数百名百姓也劝离皇城。
城墙上,卢承骞抬了抬手,止住了那名校尉的倒数。
卢承骞拔出腰刀,缓缓地举了起来。
他从邵成章身边其他几位寺人以及皇城保卫的态度能够看出,面前的这位老寺人,必然是宫中极有权势的公公。但是,他们本日喊冤的工具,不是公公。再大的公公也没用。再大的公公,也伸不了岳元帅的冤。
大宋历任官家用来保卫皇都的禁军,其本身战力之强,自不待言。他们的装备,更是令大宋其他军队望尘莫及。而八牛弩,便是禁军的标准配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