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始览第一[第2页/共4页]
邾之故法,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君曰:“不若以组。凡甲之所觉得固者,以满窍也。今窍满矣,而任力者半耳。且组则不然,窍满则尽任力矣。”邾君觉得然,曰:“将何以是得组也?”公息忌对曰:“上用之则民为之矣。”邾君曰:“善。”命令,令官为甲必以组。公息忌知说之行也,因令其家皆为组。人有伤之者曰:“公息忌之以是欲用组者,其家多为组也。”邾君不说,於是复命令,令官为甲无以组。此邾君之有所尤也。为甲以组而便,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也?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有为组,亦何益也?为组与不为组,不敷以累公息忌之说,用组之心,不成不察也。
何谓九野?中心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东方曰彼苍,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西北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巂、参、东井;南边曰夏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曰阳天,其星张、翼、轸。
一曰:六合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六合合和,生之大经也。以寒暑日月日夜知之,以殊形殊能异宜说之。夫物合而成,离而生。知合知成,知离知生,则六合平矣。平也者,皆当察其情,处其形。
解在乎齐人之欲得金也,及秦墨者之相妒也,皆有所乎尤也。老聃则得之矣,若植木而立乎独,必分歧於俗,则何可扩矣。
何谓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何谓九塞?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今有人於此,修身管帐则光荣,临财物质尽则为己,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也;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诈诬之道,君子不由。人之议多曰:“上用我,则国必无患。”用己者一定是也,而莫若其身自贤。而己犹有患,用己於国,恶得无患乎?己,所制也;释其所制而夺乎其所不制,悖。未得治国治官可也。若夫内事亲,交际友,必可得也。苟事亲未孝,交友未笃,是所未得,恶能善之矣?故论人无以其所未得,而用其所已得,能够知其所未得矣。
有始
谨听
去尤
应同
作者:吕不韦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乃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庄子》曰:“以瓦殶者翔,以钩殶者战,以黄金殶者殆。其祥一也,而有所殆者,必外有所重者也。外有所重者泄,盖内掘。”鲁人可谓外有重矣。
夫尧恶得贤天下而试舜?舜恶得贤天下而试禹?断之於耳罢了矣。耳之能够断也,反性命之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其次非知观於五帝三王之以是成也,则奚自知其世之不成也?奚自知其身之不逮也?太上知之,其次知其不知。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周箴》曰:“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学贤问,三代之以是昌也。不知而自发得知,百祸之宗也。名不徒立,功不自成,国不虚存,必有贤者。贤者之道,牟而难知,妙而难见。故见贤者而不耸,则不惕於心。不惕於心,则知之不深。不深知贤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