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见面与闻名[第1页/共2页]
杨国忠的语速不快,但字里行间内仿佛都透着对秦晋的好感,然后又悄悄一拍大腿,恍然道:“原是忘了中郎将腿伤未愈,加软榻!”
得知秦晋乃是与陈千里仰仗两人之力窜改乾坤,诛杀意欲附逆的崔安世时,又连不迭的啧啧赞叹。紧接着,秦晋将他们如何守城,几次挫败叛军的攻城图谋,又是如何决定弃城保全百姓的颠末一一道来,此中只引去了与封常清的一干境遇。
崔安国恨意无穷的望着垂垂消逝在相府大门里的背影,牙关已经咬得咯咯作响,真真是旧怨未除,又添新恨。他的同产弟弟崔安世就是惨死于此人之手,遵循秦晋过后向朝廷的禀报,崔安世意欲勾搭逆胡献城投降,但是他却不信,以为这统统都是姓秦的小竖子栽赃谗谄。
一句话便如冷水滴入热油当中,立时就惹来了纷繁群情。
进入室内,则立时又是别样感受。这的确是杨国忠暗里里作息的寓所,屋内陈古朴而又高雅设并无小人乍富气味,这与贩子间对他贪财好色且无能善妒的传言相去甚远。
谁知杨国忠并不急于进入正题,而是拉着秦晋提及了他与安禄山叛军作战的详细颠末。秦晋也不坦白,便一五一十的重新提及。
侍立在侧的主子不敢担搁,行动干脆利落的在客位为秦晋铺好了软榻。不过,即便如此秦晋仍旧无福消受,腿伤已经使得他没法跪坐,便只能向杨国忠告罪一声,蜷腿而坐。
在崔安国悄悄单独煎熬的同时,神武军中郎将秦晋在相府执事的引领下直接步入了正门,绕过照壁以后,又拐进了一处长廊,走了约莫几十步便来到了一处并清幽的院落,其间几株梅树已经抽出了点点淡粉的花苞,若非亲临决然想不到这是堂堂宰相的居住之所。
“咦!这不是神武军中郎将吗!”
恰好杨国忠又是依托女人裙带上位,本人又平淡无能,在坊间的名声又岂能好得了?
“神武军中郎将秦晋拜见相公!”
神武军中郎将所指,不恰是传言中被刺杀的秦晋吗?统统人的眼睛里几近不约而同的都浮起了一丝古怪之色,纷繁扭头看向方才灰溜溜返来列队的崔安国。
但是,规复河北的战略目标,秦晋倒是不遗余力的透露于字里行间。现在到长安也有旬日时候,不知河北道的战事已经生长成了甚么模样。洛阳方面放松了对潼关方向的压力,必然是已经将用兵重心转移到了北方。
崔安世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以宦海中人暗里里更多的是称呼其为崔二。而遵还是例,严格论起来,此时当称崔安世为崔逆才是。不过这都是一些偶然之语,起码就秦晋而言他感受不到杨国忠对那位崔二的任何好恶情感。
这些颠末对秦晋而言九死平生,至今仍旧历历在目,提及新安县令崔安世意欲勾搭逆胡献城投降,并且已经礼服了城中的连合兵时,杨国忠的神采也跟着严峻起来,继而问道:
当然,另有阿谁抓着女人裙带在短短七八年间就突然登临相位的杨国忠,此人也不是甚么好鸟,觉得崔家的后辈是能够用完就弃之如敝履的棋子吗?终归有一日要让他尝尝悔怨是甚么滋味。
很明显,此处院落并非杨国忠平常的会客堂堂。这个期间的人们会晤首要客人时,常常为了以示靠近,会特地挑选这类私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