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惊悉为长史[第3页/共3页]
孰料,听了秦晋的问话,边令诚的脸上刹时变得丢脸至极,身边卖力保管敕书旌节的小寺人方才在大乱里不知所终,现在他这个丢了天子旌节与敕书的中使,另有甚么资格称作中使?
“如此甚好!就依秦少府所言!”然后又对王孝玄道:“有秦少府在你还怕个甚来?”
边令诚有此一问,秦晋心下了然,当是陈千里押送进京的那上万首级起了感化。
说罢便作势欲走,秦晋一把扯住了边令诚的袍袖。
秦晋不晓得边令诚因何不肯回潼关去,但却俄然想到,如果能把王孝玄支走,难道能够寻机杀掉边令诚了?这阉竖于秦晋的印象过分卑鄙,不杀此人决难消心头之恨。
秦晋冷眼旁观,暗道这阉竖哭的怕是本身吧,昔日不成一世,本日却惶惑若丧家之犬。俄然间,一个动机跳了出来。
“秦少府,将军身负旌节到陕郡监军,出了潼关就不能再走转头路了!”
“甚么?崔乾佑果然到了虢州?”边令诚方才规复的大吏风采顿时便带上了多少镇静,继而又恨声骂道:“高丽奴与那封瘸子在陕郡是吃白饭的吗?如何就任由崔乾佑超出陕郡到了虢州?哼,真真是自取死路!”一想到敕书不知丢到了那里去,就是一阵心烦意乱。
唐军残兵上至王孝玄,下至浅显士卒,闻者无不戚戚落泪。
眼下既然杀之有望,便退而求其次,将边令诚堵在潼关内,也是个别例。
“有贼兵,快走!”
见边令诚态度如此果断,王孝玄只好咬牙从命,但也不再顾及颜面,希瞥见一见秦晋能够证明他就是新安县尉的物什。秦晋心胸开阔,天然不在乎对方的疑虑,立即将印信取出,让他们劈面验看。
相反,秦晋等人的神采则变得要多丢脸有多丢脸。他们冒险奔赴潼关至陕郡一带,为得要劫杀天子中使,然后嫁祸给叛军,以临时消弭封高二人头上高悬的利剑。成果却事与愿违,竟误打误撞救了边令诚。
“此地不宜久留,崔乾佑部雄师就在虢州城下……不知将军欲往那边?”
秦晋从边令诚的话语中发觉出了他对崔乾佑叛军的顾忌,便趁机建议道:“眼下弘农郡叛军残虐,到处都是乱兵,将军不如先退往潼关张望几日,复兴行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