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参照物[第1页/共3页]
因而柔然灭亡,距之前威压东西二魏的如日中天,也才十来年。
当时的柔然,气势非常放肆,但好景不长,数年以后,其锻奴部落突厥造反,竟然将这个草原霸主掀翻在地。
而在中原,比方彭蠡湖区,也存在如许的题目:
西部柔然贵族率部投奔西魏,但西魏接受不住突厥的威胁,将柔然贵族及其大量跟随者交与突厥使者,在长安处决。
即便到了厥后,李昉出世那年,柔然还是势大,同时威压着东西二魏。
现在,若官军走北道,出幽州,由北燕州沿着?水西进,过恒州入朔州,从北面打击并州,面对最大的威胁,除了长城沿线驻屯齐军,就是南下过冬的突厥各部。
这份草图上,没有城池、村寨,没有牢固的聚落,上面零散的各种标记和线条,代表着山,河,湖泊以及牧场。
还是,打虎不成反受其害?
以是,从齐主高洋在位期间起,齐国数次大兴土木,在朔、恒州地区修建北境长城。
曾经是魏国大患的柔然,有上百年的运营,其根底不成谓不安稳,气力不成谓不强大,却能够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数年内土崩崩溃。
若把这片地区连成线,那就是元魏的六镇防地的“火线”。
糊口在草原、大漠的游牧部落,行迹飘忽不定。
一向以来,对于草原、大漠,人们的感受就是六合茫茫,四周都是一个模样,很轻易迷路。
草原上的部落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羊和马。
现在,草原上的霸主突厥,气势比起柔然更强,昔年防备柔然的六镇防地,跟着齐国的情势剧变,已经被突厥侵犯。
当然是以各处小岛、暗礁为参照物,乃至分歧流向、水色的水域也能够作为参照,然后将这些参照物烂熟于心。
启事很简朴:精确挑选参照物。
而到了秋冬之际,大量部落会南下,来到中原和草原的交界处过冬,这个时候,算是“农闲”。
中原,多山川河道,湖泊、丘陵,期间漫衍着大量城池、村落,聚落,千百年来构成的门路,四通八达,人们风俗了如许的参照物。
不是如许的。
若突厥可汗收了西魏/周国的好处,就派兵与周军一起攻打齐国的朔州、并州地区,曾经中转晋阳城外。
那么,草原上的参照物,是哪些呢?
那么,突厥很短长么?
大量部落南下,在阴山一线过冬,因而大大小小的山,以及丘陵地区,成了无数部落遁藏风雪的绝佳之处。
以是,草原上的部落,一年四时的挪动轨迹和大抵的活动范围,都是很有规律的,大量牛羊经过后留下的陈迹,也能指明部落的去处。
但长年糊口在湖区的渔民,就能在湖里来去自如,想去那里就去那里,很难迷路。
这两个季候,恰是牛、羊、马发展的时候,各部落忙着将牛、羊散出去吃草,需求集合大量劳动力放牧,以是普通环境下,秋末之前,不会打大仗。
这就是草原上的糊口常态,而现在,是夏季。
李昉听父亲说过,人们之以是感觉在草原上很轻易迷路,是因为不适应这类地形罢了,那些世世代代糊口在草原上的人,底子就不会被“迷路”这个题目困扰。
我们为何要怕他们?
人和牲口离不开水,离不开草场,以是离不开四时牧场,以及夏季时的过冬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