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所见[第2页/共3页]
见李笠的打扮,仿佛是学子,便说:“本日策试,郎君可得加把劲。”
“承你吉言,可惜,我是来旁听的。”
其人样貌平平,身材普通,略高,方脸、大鼻子,大抵二十来岁年纪,眼睛微眯,仿佛是因为用眼过分,有些远视而至。
一部《春秋》,想要读懂,要买很多书,还得请人讲授,为此还得脱产专门学习。
各家车夫停好牛车后,要和僮仆一起等待自家郎君出来,因为出来得早,以是他们大多没来得及吃朝食。
他来建康的时候比较合适,恰好碰上国子学停止策试(别名射策),国子学春季二三月“招生”,当年冬十月便停止测验。
“有,不过不知郎君要的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雕版印刷术还没呈现,册本传播端赖手抄。
“好嘞!桃仁裹蒸五个!十五文!”年青人应道,翻开蒸笼,暴露内里热腾腾的裹蒸。
李笠不苛求本身‘学贯古今’,只求达到郡学门生的程度,常日里和人打交道,好歹听得懂对方借古喻今时,到底是夸本身还是骂本身。
看着喜上眉梢的掌柜,李笠感觉知己好受了一些,他买书,不是为了走文学线路,而是要长点见地。
书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大量雇佣抄书人,誊写热销的册本,官宦人家也雇佣抄书人,将本身借来的书快速“复制”,亦或是将自家藏书“备份”。
“这么早。”李笠打号召。
国子学策试前一日,秦淮河边,朱雀航(桥)旁,书市里,李笠正在看书。
听得客人如此豪放,伴计冲动万分,忙不迭点头,还价还价以后谈妥,几近要飞到掌柜那边,号召其他伴计一起备书。
“嗨,只是本日罢了,摊主是我邻居,本日缺个帮手,我便帮帮手。”年青人利落的答复。
读书人骂人的套路很多,骂人不吐脏字,最放肆的就是骂人别人还听不出来,乃至还觉得是被夸,喜滋滋的。
李笠感觉,这位年青人在路边摆摊,并且还是在国子学四周摆摊,恐怕不会是学子,不然太“有辱斯文”了。
官署里有专门誊写的书吏,书吏偶然又做兼职,给书肆抄书。
“听郎君口音,江州人?”
牛车随后向前走,后续又有牛车上前,在国子学门前“下客”。
“全都要,多少钱?”
成绩合格,便能入仕。
“好嘞。”年青人和摊主低声说了几句,放动手中的活,跟着那往一边街道跑去。
伴计盘点着年青人送来的册本,随后拿出一卷,笑着对李笠说:“郎君要的书缺货,现在刚好送到。”
“恰是,不满足下?”
李笠目测裹蒸的分量,伸出右手,摊开:“我要五个,另有么。”
公廨里的文吏因为“案牍劳形”,也多有这类眯眼看人的弊端,比如李笠的世叔刘德才,就是如此。
即左丘明所著《左传》,公羊氏所著《公羊传》,谷(穀)梁氏所著《谷梁传》,三传注释《春秋》的侧重点各有分歧。
他喜好吃裹蒸,这是一种蒸食,近似于后代小粽子,恰好有食摊卖。
此中《左传》方向汗青人物事件,且内容极其丰富,能够当作故事书来看,以凡人的接管程度而言,《左传》是最“友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