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润物细无声(续)[第1页/共4页]
独一可惜的是,他起点太低,如果此次动用更多鱼塘养鱼苗,然后顺利发卖,所得利润起码能翻上十几倍。
一边换药,一边问:“寸鲩,这些伤口还疼么?”
鱼苗卖了多少钱,“鱼蟹混养”远景如何,若儿子情愿说,她就听;不肯说,她不会问。
林氏能够说,这是未成年、不懂事小叔子送的礼品,要三千文,贵着呢,以是分歧适也得用,不能丢。
李笠看着窗边案上放着的铜镜,问:“嫂子,这镜子好用么?照得清楚么?”
每年上坟时,那淡淡的哀伤,李笠回想起来也感觉内心不好受。
还购置了很多衣物、被服和日用品,把屋顶清算了一番,让李家小院抖擞出兴旺朝气。
以李笠的经历,不难想到送铜镜给寡嫂有些分歧适,但正因为他未成年,“经历少”,送铜镜这类事分歧适,却又变得合适。
“娘,八百贯钱的分量,过万斤了,折算为石,一石即是一百二十斤,那就不到百石,一艘百石小货船就能装完。”
林氏闻言看向那铜镜,笑道:“唉,我实在要这镜子没用,小郎白费钱了。”
多得让人震惊,多得让人没法呼吸。
这笔未几也很多的钱,被李笠悄无声气的赚了,端赖鱼梁吏的“圈子”。
以是,平常百姓家庭是用不起铜镜的,布衣女子出嫁,若嫁奁里有铜镜,能够说娘家脱手是非常豪阔的。
鱼梁吏为官府捕鱼、养鱼,和很多养鱼户、塘主、鱼主都有联络,李笠感觉靠着这个“圈子”赢利,真的能够做到闷声发大财、“润物细无声”。
连遭变故的家庭,已经有了很多伤痕,李笠下定决计,要亲身把这些伤痕治愈,不留陈迹。
如果真有长舌妇嚼舌,李笠不介怀为嫂子扛下黑锅,他本人是无所谓的。
以是,忙了一个多月后,孵化、卖鱼苗的净利润大抵是八十四万钱,即八百四十贯摆布。
吴氏心中欢畅,有很多话要和儿子说,但千言万语会聚到嘴边,说出来的只要一句:“寸鲩,娘只想你平安然安...”
李笠和母亲早晨偷偷把鱼苗分批运出去,十七八小我的重量,很轻易就“化整为零”。
李笠说道,现在他光着膀子蹲在这一堆钱的火线,吴氏低头看着儿子身上那密密麻麻的伤疤,心疼得紧,持续换药。
这几日筹措着给家里房屋修修补补、购置了一些家具、用品,又买回很多礼品,吴氏很欢畅,不住说“好”。
母亲有,侄子有,嫂子当然也有。
李笠前段时候给家里招来灾害,吴氏、林氏另有李昕都被关进大牢,固然三人没有受刑,但在牢里担惊受怕是切实在实的。
在别人看来,是未成年的李三郎见地少,不懂事,觉得铜镜贵重,以是手头有几个臭钱,就嘚瑟得不可,竟然买铜镜当礼品送给寡嫂。
固然厥后案情本相明白,但李笠晓得,嫂子内心不免会有牢骚,怨他在内行事不慎,害得自家人受连累、下狱。
因为没有各种设备和药剂,孵化出来的“水花”,养到“寸片”大小,全程的灭亡率不低,到最后,亩产鲩鱼苗大抵三十斤。
一百贯,分量就是一千三百斤,八百贯,那就是...
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林氏嫁给李家大郎,年经悄悄就守寡,若成日里对镜打扮,在别人眼中,这小孀妇想干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