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算账[第3页/共4页]
能有机遇办事官眷,这对于大鲇彭家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机遇,划不划得来,李笠信赖彭家必然能算清这笔账。
李笠答复:“这两日歇息歇息。”
这年初,奶名叫‘大鲇’的少年可很多,以是这位被人唤作“大鲇彭”,又因为嗓门大、嘴巴大(看起来大),也叫“大口鲶”。
李笠也想有本身的鱼肆,有伴计帮手卖鱼;有本身的食肆,本身推出各种新式菜肴,赚大钱。
“啊?好、好....”大鲶彭挠着头笑起来。
常日里仗着家里人多势众,纠集了一群少年,在鱼市里卖鱼,常常惹是非,是出了名的刺头。
现在是春季,彭蠡湖地区向来有“春鲇”的说法,也就是说这时节鲇鱼肥美,恰是大量捕捞的好机会。
自从李笠那日在鱼市和小刺头彭均‘不打不了解’后,两人这段时候‘眉来眼去’,竟然就成了老友,一起合作发财。
成果现在....
大鲇彭家捕鱼、养鱼、卖鱼,其父是鄱阳驰名誉的鱼主。
那么,大鲇彭家里捕获鲇鱼时,总会顺带着捞到很多和鲇鱼习性类似的黄芽丁,若一时半会卖不完,就会暂养到鱼池里。
“那好..呃...”柳盼转头,看向那位吏员,其人从速恭敬的说:“郎君放心,此事小人必定安排安妥。”
李笠使出浑身解数,要把柳盼的重视力从本身身上转移出去。
“啊?甚么买卖?”大鲇彭有些摸不着脑筋。
柳盼闻言想了想:“黄芽丁?这鱼有些面善...莫非是建康城里说的黄颊鱼?”
大鲇彭恍恍忽惚的点点头,李笠接着说:“这不,又有一桩买卖上门了。”
大鲇彭姓彭名均,武祥大抵晓得其诨号由来。
做买卖,渠道为王,把握渠道的中间商,才气轻松赚大钱,李笠以为这类贸易道理,古今通用。
武祥揣摩清楚了,又问:“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办?”
方才还闹得要死要活的,如何一转眼就...
“呐,本日这买卖,划算不?”
“我啊,白石村李三郎,你认得的吧?”
柳盼饶有兴趣的看着李笠手中黄芽丁,问:“你会捉这鱼么?”
柳盼听了以后,问大鲇彭是否失实,大鲇彭懵懵懂懂,那里晓得如何回事,却见“世叔”猛地向他点头,还带着笑意,他便傻傻的跟着点头。
李笠笑道,他为了让火伴放心,流露个动静: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每隔三日,就运来黄芽丁两三百尾,你全包了,这就是稳稳的赚四百到六百文,每月来那么6、七次,你说能赚多少钱?”
“多、多少?”大鲶彭只觉手指和脑筋不敷用,李笠笑得眼睛都要眯起来:“按每月六次,每次赚个四百文,这么一算,每月起码二千四百文,你说好不好?”
武祥尽力了解李笠说的话,眉头舒展,眼睛几近眯成一条线,口中喃喃有词。
身边的中年人想要禁止这类行动,却已经来不及。
如果钓黄芽丁,钓上来的鱼儿必定有内伤,活不久。
“啊?寸鲩,我们不捕鱼了?”
“这是甚么鱼?”
鱼钩不便宜,必定是要取出来的,取钩的时候就会钩烂黄芽丁内脏。
正在看鱼的柳盼,俄然探手去抓鱼,李笠见着要出事,从速抢先脱手,抓起一条鱼:“郎君谨慎,这鱼儿有毒刺,还是小人来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