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五万石粮食[第1页/共3页]
“不敢当,不敢当,这一点钱,不成敬意。”胡雪岩动摇手说,“东南膏腴之地,只剩下上海算是完璧,现在端赖轩军支撑,ri后朝廷如果要光复东南,约莫也要从这里发端。我明天请逸轩你来,也是有一件事情,要跟你筹议。”
“说的是。以是我们做贩子的,不管如何样,必然是帮着官军。”
“雪岩兄,”关卓凡欠了欠身子,慎重地说,“你为轩军捐助的军饷,足见高义,逸轩在这里谢过了。”
既然是一个好人,那么这些粮食,关卓凡就不肯收了――所谓前半夜想想本身,后半夜想想别人,他不能不替胡雪岩做做筹算。这些粮食,是用浙江的公款所购,而上海是江苏所属,明天他做主把粮食报效给上海,ri后浙江光复了,他在处所上会落如何一个名声?事情决不能如许办!
在关卓凡看来,胡雪岩这小我,油滑通达,情面熟透,加上心机活络,长袖善舞,是他胜利的一个身分。但亦有弊端,那就是见猎心喜,有甚么新东西,都想去插一把手,试上一试,以是把摊子铺得极大,这就是心机活络不好的一面――说白了,不敷结壮。
“我有几十条粮船,一向靠在船埠上。上面有五万石粮食,我想一并报效了,充作军用。”
“有人替我带了动静出来,说我的家里,倒还好。”胡雪岩最长于察言观sè,见到关卓凡沉吟不语,猜到了他的心机,“就是老太太受了惊吓,生了一场小病,现在也安康了。”
这一段汗青故事,关卓凡清楚得很,现在目睹故事的配角就活生生地坐在本身面前,那份感受,天然格外深切,而他对胡雪岩的观点,也随之一变。
“逸轩,何必客气?毕竟都是国度的事。”胡雪岩大为奇特――五万石粮食,若换了其别人,怕是早已抢破了头,何故关卓凡却一再谦谢,竟似不肯要的模样?
杭州人xing子倔强,有“杭铁头“之称,胡雪岩亦是xing情中人。城破以后,他还不断念,又率船队在江面上与承平军周旋了足足七ri,直到驻防“满城”的旗营放火自戕,才晓得事情终不成挽,跪在船头,给王有龄磕了三个头,放声大哭,带着船队返回了上海。
*
对关卓凡来讲,这是一个不测的欣喜,想起扈晴晴那副糯糯的江南调子,他的内心有些酥酥痒痒的感受。
是以,当杨坊提出来,胡雪岩要请他用饭的时候,关卓凡的内心是怀着戒惧之意的――究竟上,他亦不想与这小我走得太近。但是胡雪岩开口要报效五万石军粮,这让关卓凡俄然觉悟到,胡雪岩还是有一桩好处。
五万石?关卓凡大吃一惊。一石粮食是一百二十斤,这就是说,一共有六百万斤粮食,现在米贵,如果折成银子,怕不要十几万两?这么一笔巨数,说报效就报效了,这个胡雪岩,真的是大手笔!
王雪轩,就是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被困,他派了胡雪岩到上海买粮,比及胡雪岩返来的时候,承平军已经合围,城上的人与粮船遥遥相望,却硬是一粒米也运不出来。总兵张玉良为了翻开一条粮道,率死士杀出一条血路,终究在离江边只要几丈远的处所,力竭不支,死在了承平军手里。
“雪岩兄,却不知如何有这很多粮食?”
“是,我亦略有所闻。”关卓凡耐烦听完,点点头道,“想来她那一个娘舅,也是名家,不然学不到这么好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