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祸不单行(三)[第1页/共3页]
“雪魂珠?”祝传授瞪着眼睛看看我:“哦哦,我在藏传佛教文献中看到过,不过它的全名不叫‘雪魂珠’,而是叫‘雪魂舍利’。”
“莫非是出土时被人偷了?”大块头问。
“怎回事?!”当我看到第三张照片时,我不由地失声大呼起来:“祝传授,这是如何回事?”
祝传授下了一跳:“怎、如何了?”
“哦不不,它只是雪魂舍利的一部分,”祝传授说:“在藏传文献里记录,唐中宗的时候,吐蕃王赤德祖赞,也就是金城公主的丈夫,曾经从印度迎回一个佛祖的腕骨舍利,还专门送到长安供奉过一段时候。唐中宗让宫廷少府监的金银工匠给精工设想打造了一个黄金支架,上面镶嵌着很多珠宝,专门放腕骨舍利的。”
我问:“祝传授,您有没有传闻过‘雪魂珠’这东西?”
“本来如此,”总算有端倪,我心中大喜,问:“传授,您说,雪魂珠,不,雪魂舍利这东西,真的有吗?”
“舍利和雪魂珠有甚么干系?”
我指着这张照片说:“这个舍利内里是空的,甚么都没有!”
祝传授先容说:“这个腕骨舍利,据一起出土的藏文文献记录,是佛祖右臂尺骨的一部分……”
耗子和大块头也都一齐叫:“是啊,真的是空的!”
“对。”
文件袋翻开了,他从内里抽出厚厚的一摞质料:“这就是当时集会上发给我们这些专家的详细质料。”
老头戴上眼镜站起来,走到一个书架跟前,从上面抽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走返来坐下,把文件袋放在桌上一边翻开一边说:“大抵两年前吧,西藏羊八井地区产生了一次地动,在间隔羊八井寺庙不远的一个烧毁的旧寺庙遗址处裂开了一道口儿,厥后发明上面是一个地宫,颠末西藏文物部分的清理,发明地宫是清朝乾隆期间修的,内里出土了一批藏传佛教红帽系的文物和经籍,其埋藏时候大抵也是在乾隆期间。
“不成能!”大块头叫起来,他指着我手里的照片说:“这东西这么粗,都相称于一个正凡人胫骨的粗细了,人的尺骨那里有这么粗?看看,俺的块头就够大了,尺骨也没这么粗,除非佛祖是一个巨人!”
“祝传授,您不是说这个雪魂舍利里有雪魂珠吗?珠子呢?”我急吼吼地问。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只在那些照片里翻找,公然找到了三张阿谁舍利的照片,是从分歧角度拍摄的:是一个黄金支架上放着一段管状物,按照陈述上的数据,长13.1厘米,直径5.2厘米。黄金支架高17.4厘米,有半尺多高,是一个站在莲台上的金刚力士,双手上举,托着一艘大抵有十厘米长的新月形的莲花舟,上面镶嵌着很多彩色宝石,锻造得活泼精彩,富丽残暴,让人叹为观止;
酬酢结束,我把带来的礼品奉上,老头客气了一番,然后带我们到他的书房。
“老迈,你说阿谁珠子有没有能够是被取出来放在阿谁黄金支架里了?”耗子说。
“客岁夏天,国度文物部分专门构造藏传佛教专家到拉萨去开了一次文物鉴定和研讨会,我也被聘请插手了。那些文物里,就有一个放在黄金支架上的腕骨舍利,按照同时出土的一卷经籍记录,这个就是失落已久的‘雪魂舍利’,当时即被定为国度一级文物,意义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