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拥兵自重[第1页/共4页]
恭亲王则反对舰队上驶至安庆,他则要求该舰队驻守在上海,用于攻击南京之用。而曾国藩硬说“用之于江面”,“所部兵丁并非发展海上,势不能于重洋用武,不敢不据陈奏。”
事情到此,已经非常明朗,清当局连最后一点浮名都保不住了,最肯让步的恭亲王也是进退两难。
辩论的启事就是李国泰要采办舰队的欠款,毫不让步。
接着,曾国藩上奏朝廷,提出阿思本“意气凌厉,视轮船奇货可居,视汉总统如堂下苍头,倚门之贱客”,“水陆将士皆将引觉得耻”,曾国荃亦提出:“长江海军帆竿如林,不必轮船会剿金陵。”
其实在湘淮系气力派人物中,曾纪泽是与阿思本舰队打交道最多的人。在这舰队达到上海前,曾纪泽就同李泰国产生了一场狠恶的辩论。
在没有要到一两银子的环境下,气急废弛的李国泰竟然出尔反尔,向总理衙门又提出了他的十三条,并对峙以十三条未办事原则,而他竟说本身与奕欣等议定的《轮船章程五条》和他毫不相干。
舰队闭幕后,按卖力补救的美国公使蒲安臣安排,各船返回伦敦拍卖,曾纪泽让李鸿章帮手找一小我,调和买下阿思本舰队。
但是曾国藩和曾纪泽果断分歧意朝廷指派的崇厚领受这支舰队,崇厚本人也不懂水兵,朝廷这时还要给湘军和淮军面子,不好翻脸,为此,恭亲王颇操心机,提出折中计划,一是拟拆开舰队,把舰队一分为二:北洋、南洋参半。他奏请两宫太后:舰队运到后,酌分数只,驶赶天津,以备北洋戍守之用。二是名与器不假人,裁夺之权不放,尽量不让曾国藩和曾纪泽得益过量。三是借势洋员,很有宁付客卿、不托家臣的味道。
在这支舰队到上海前几个月,李泰国由伦敦回到北京,向总理衙门递交了他以“中国当局全权代表”身份擅自与阿思本签订的“条约”等文件,说他在英国订造的8艘舰只共支出银107万两;招募英国水兵军官兵600余人,议定以4年为期,并订有条约共13条。李阿条约的首要内容有:
因而来也仓促,去也仓促,上述的斗争成果就是“阿思本”舰队寿终,终究在清当局“博采众论”后,痛下决计,“将轮船撤退”,并在新一轮构和中采纳倔强姿势,闭幕舰队。此时,清当局已为这支舰队付出了9个月的薪工银,为了遣返舰队,又付出了37万多两的斥逐费,还分外送给阿思本1万两,送给李泰国14000两。
1863年5月,在阿思本舰队达到前几个月,李泰国从伦敦回到上海。第一件事,就是找曾纪泽要钱。
曾纪泽感觉闭幕阿思本舰队的机会成熟了,便请曾国藩上奏朝廷,说该舰队“有害有利,已属明显,若或勉强处置,中外将恐不能相协,将来胜责相互争功,败则相互推委,设一旦激起声辩,于大局干系匪轻”。
恭亲王奉告曾纪泽,经费上“自不能专令江海关一关支应”,行政上要李国泰、赫德“均着听候曾大人预为裁夺”,“此船板就,驶赴上海听候拨用”。
曾纪泽说:“容闳,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华人留门生,现在上海做茶叶和丝绸买卖。”(未完待续。)
这意义有点像是说:惹毛了湘军,老子就不打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