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荏苒时光如水逝(四)[第1页/共2页]
严嵩也说道:“此辈若不置之重典,则国法军威,荡然无存也!”
嘉靖厉声说道:“够了!诸位看看,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吏们!这些就是圣贤书教出来的官员们!”
黄锦将奏疏展开,读道:初通州三里河之役,贼兵仅百余人,盐徒及主谋者千余人。时参将解明道拥重兵居城中,扬州府同知朱裒、仪真守备张寿松军城外。凤阳巡抚郑晓议出兵往援檄,原任都批示月轮将之,轮辞以非朝命不至。晓乃更檄两淮运判马仑、原任仪真守备陈津往。会千户洪岱等合战城表里兵无一策应者。
杨博起家在舆图上为嘉靖和诸位大臣讲授,现在大明官军在东南的配置,是设置了南直隶、浙江、福建、操江、漕运五总兵,他们遵循防区,各有汛地,专司军务,然后又设总督东南专职备倭,另有南直隶巡抚、凤阳总督、浙江巡抚、漕运总督等经略帅臣。
杨博说道:“陛下,臣觉得,该当鼓励东南百姓杀贼,谕本地住民有能奋勇杀贼者,如军功升赏所得倭器,悉以与之。计擒首贼者许奏升批示佥事世袭。还要增加粮饷,保障军需。”
现在倭寇的事情已经成为朝廷最体贴的事情,固然朝廷已经有严令,但是倭患并没有就此减轻,反而是更加猖獗。
徐阶被杨博这么一顶,也是无话可说,嘉靖问道:“本兵说说,现在东南御倭,另有哪些疏漏?”
嘉靖问道:“那以本兵之见,江北诸州应当如何设防呢?”
屠侨说道:“这等重罪,还是应当将其逮治京师,审明以后将其明正典刑便可。”
杨博想了想说道:“臣请进舆图。”嘉靖点点头,黄锦从司礼监找来大明舆图。
蒲月月朔日,姑苏府奏报倭寇自崇明进逼姑苏府城,大掠而去。
现在最关头的还是东南的倭寇,嘉靖说道:“兵部对于御倭,可有甚么观点?”
杨博说道:“臣觉得应专设兵备一员,整饬淮扬兵备专理海防,驻节泰州,以防通泰海州海贼出入之路。”
不过朝堂上这些事情临时都和朱载坖没甚么干系,现在朱载坖的首要事情就是好好苟着,有事情几位讲官代庖就是。
嘉靖因而调集阁臣和兵部尚书杨博、刑部尚书何鳌、左都御史屠侨到无逸殿筹议此事。
比来倭寇反叛,已经让内阁焦头烂额了,东南各省的倭乱不但形成了巨额的丧失,使得大明本年的支出锐减,并且为了抵抗倭寇,东南各州县纷繁构筑城墙,招募士卒,打造军火战船,这些不是需求太仓直接付出银两,就是需求增加处所的保存,军费开支浩繁,使得户部和内阁压力极大。
嘉靖拿着这封弹章,丢给黄锦说道:“黄伴读给诸位大臣听吧,看看我大明朝的官吏是如何御敌的!”
同时广东的倭寇和西夷也都在蠢蠢欲动。客岁蕃舶饰辞舟触风涛,故借濠镜地曝晒诸水渍贡物,海道副使汪柏使之。现在西夷占有澳门,已经升任广东按察使的汪柏上疏要求将这伙西夷摈除。嘉靖已经准允。
对于屠侨的这个说法,嘉靖并不对劲,他说道:“究竟具在,何用详断?将解明道、朱裒、月轮、张寿松押赴南京,即行处斩,传首东南州县,凡有此类,朕必置之重典!”
嘉靖现在对此已经麻痹了,只是命令免百官端阳节宴。
徐阶不由得说道:“本兵,东南之民饱受倭寇袭扰,现在还要支应军需,实在是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