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党同伐异事不休[第1页/共2页]
严嵩说道:“眼下张经专办备倭,火线环境到底如何,我等并不晓得,如何调兵?又调多少?皆不得知,如何办理?”
徐阶当然不干了,赵文华乃是铁杆严党,派他去东南,不就是和胡宗宪打共同吗?到时候严党借势节制东南,就凭唐顺之一人,恐怕孤掌难鸣。
严嵩说道:“仆觉得工部侍郎赵文华,乃是浙江慈溪人,熟谙边情,宜委其任。”
赵文华固然现在官居工部侍郎,但是他太想进步了,特别是这类专阃一方的要职,在他看来,比工部侍郎这个肥缺要好多了,他早就筹办好奏疏了,名为备倭七事。
严嵩说道:“科士绅重税,恐怕不当吧?”
汪道昆却说道:“殿下,赵文华固然品德差劲,但是却有所长,不然严阁老也不会将他收为螟蛉了。”
说了哪七件事情呢?首以祭海神为言,请遣官望祭于江阴、常熟。次讼有司掩骼轻徭。次增募水军。次苏、松、常、镇民田,一夫过百亩者,重科其赋,且预征官田税三年。次募富人输财力自效,事宁论功。次遣重臣督师。次招通番旧党并海盐徒,易以忠义之名,令侦伺贼情,因觉得间。
措置了李开先的事情,嘉靖才看了看唐顺之的手札,嘉靖晓得,张经和唐顺之的干系也非常严峻。对于这些臣子们之间的龃龉,嘉靖底子不耐烦听,大明的这些官吏,哪天不搞些事情出来,那都对不起他们头顶的乌纱。
不但嘉靖本身如此,阁臣们也是一样,内阁首辅严嵩已经七十三岁高龄,但是仍然精爽溢发,不异少壮,朝夕直西苑板房,何尝一归洗沐。徐阶、吕本也是常常在西苑彻夜加班,批阅奏疏和拟票。
严世蕃说道:“元质,固然家父已经向陛下保举你了,但是你也得拿出东西来,让陛下信赖你,才好出镇东南。”
在和汪道昆的谈天中,朱载坖就说道:“朝廷岂无人矣?赵文华岂是知兵之人?况其贪鄙之名,何人不知?”
赵文华确切贪婪,但是也富于才调,赵文华平生作品很多,有《三史文类》五卷、《祗役纪略》八卷、《世敬堂集》四卷、《赵氏家藏集》八卷和《防海策》,此中最驰名的还是与赵瀛合编的《嘉兴府图记》,足称明朝名志,既是学问大师,也是藏书大师,所上奏议,很得嘉靖的喜好。
徐阶闻弦歌而知雅意,说道:“首揆的意义是遣大臣前去检察?”
并且嘉靖固然不停止朝会,但是他批阅奏疏可远远比之前几位天子勤奋的多,他始终将大权节制在手中,对表里臣工的奏章,无不亲身核阅批红。虽不御殿,而批决参谋,日无停暑,虽深居渊默,而张驰把持,威柄不移。
喜好隆庆复兴请大师保藏:隆庆复兴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其他官吏另有休沐之期,内阁阁臣们常常数月都在西苑值守,以备嘉靖随时召见。
对于这兄弟,朱载坖素无好感,这哥们任严嵩为寄父厥后又背刺严嵩,百花酒事件差点搞得严嵩极其狼狈,并且贪得无厌,糊口豪侈,名声极差。
严嵩笑着说道:“子升,不若上奏陛下,由陛下圣裁吧!”
同时严嵩上疏称:惟倭寇比年猖獗,攻剿失策,用兵日久,东南民力已竭,当遣重臣往东南视师。严嵩保举的人选是工部侍郎赵文华。
这几日关于东南的事情已经成了朝廷高低存眷的核心,督抚大员相互攻讦,绝非善事,并且很多来自于东南的官员不忍故乡被祸,也频频上疏弹劾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