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上 缘,启[第3页/共3页]
统统诸法,皆因各种前提便是人缘和合而建立,此理称为缘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前提之相互依存而有窜改,即所谓无常,为佛陀对于征象界各种生起毁灭之启事、前提,所证悟之法例,如阿含典范多处所申明之十二支缘起,谓“无明”为“行”之缘,“行”为“识”之缘,乃至“生”为“老死”之缘,“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存亡相续之理,同时亦由“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之理,断除无明,以证涅盘。此缘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证悟,为佛教之根基道理。盖佛陀对印度诸外道所主张“个我”及诸法具有实在之自性等论点,均予否定之,而谓万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独立之自性,以此解释天下、社会、人生及各种精力征象产生之本源,建立特别之人生观与天下观,成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惟之最大特性。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载,佛陀为摄受众机,所施设之缘起法有一缘起、二缘起、三缘起、四缘起,乃至十一缘起、十二缘起等数种之多。此中,一缘起系指统统之有为法总名为缘起者;二缘起指因与果;三缘起指三世之别,或指烦恼、业、事等三者;四缘起指无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种由人缘所建立之有为法,皆可称为缘起、缘生、缘生法、缘已生法。然据俱舍论卷九及尊者望满之说,“缘起”与“缘生”之法,二者互有所别,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为“缘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则为“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