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1页/共3页]
秦淑梅跟喻兰止了笑,扯着画纸猎奇地打量了起来。
最后两个小家伙看了看,又各拖了两个小竹根找到苏梅。
“我看是你想看吧,”秦淑梅白了她一眼,笑道,“没看我都把信压到菜干上面了吗?我还想着,等你们走了偷偷翻开看呢。这你也能给我翻出来……”
苏梅数了数,七箱书册、三箱画卷、一箱宣纸,另有一箱装了颜料、大小羊毫和徽墨,“赵恪,我要一个书厨。”
苏梅双眸一亮, 回身向外走道:“我再去买些大豆……”
“好做。”司务长笑道, “豆腐切片拿大料一卤, 捞出来沥干水分,搁太阳下晒个三四天, 晒的干干的, 拿雨布袋一裹放个半年都没事。”
“妈,”喻兰笑道,“不能称为女孩了,她春秋跟我大小差未几。”
苏梅分类把书册、画册,绘画东西放进书厨,拍了鼓掌,看着很有几分红绩感。
第126章
“好。”赵恪翻开一箱书册顺手翻了翻,不是讲绘画就是讲风俗风情或是饮食,看着倒是风趣。
几人只见过照片上的小黑蛋,而这个年代的相片是吵嘴的。
赵倬看着他弟的秃顶,抽了抽嘴角,谨慎地抽出他妈手里握着的信纸看了起来,待体味了后果结果后,很有些怜悯地又看了画中的他弟一眼。回身去书房拿了画纸跟着描了起来,此画在很多很多年以后,被先人翻出,成了收集上红极一时的“靓照”。
说是参须,药效却不比五十年份的参片差。
“嗯,抽暇列个书单,”赵恪执起她颊边的头发挂在耳后道,“我帮你买。一次性买不完,就渐渐来,一年又一年,总能把你想要的书买齐。”
“不是给顾家,”赵倬改正道,“是给顾森的mm——顾淼。”
城里吃油限量, 苏梅筹办节礼时,就想弄点油给大师寄去, 夏季是个进补的好时节, 炸点丸子、莲夹,跟粉条、白菜、萝卜一炖,下个面或是就着馒头热热地一吃, 夏季的寒气都被挡归去了。
八月十五这天,赵儒生正拿着二儿子的东西跟秦淑梅显白呢:“看看,老二还是晓得跟家里亲的嘛,提早就将节礼寄了过来。你看这特产红肠,红艳艳的标致吧?另有一瓶麦乳精,一袋巧克力糖,一袋面包圈……”
赵恪偏头看了眼窗外,接过图纸道:“我去吧。”
“做三套,我们一套,四个孩子,两人用一套。质料要选老榆木,”苏梅叮咛道,“柜门要按图镶玻璃。”
“好。”
“哈哈……谁叫弟妹写的军垦糊口太风趣了呢,”喻兰笑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妈,你快拆开吧。”
赵儒生忙拿了二儿子寄来的糖果、面包圈给孙子、孙女:“小琛、小珺,快尝尝,你们二叔从冰城寄返来的。”
三百斤豆子得了47斤油,自家留了5斤,苏梅给陕北故乡、婆婆、大嫂、顾淼各寄了4斤,给三哥两斤,剩下的让人帮手送去了花城。
“三个大包!”赵儒生如有所思,“另一个大包给顾家?”
“咦!小婶如何把念辉画的这么黑?”
“返来。”司务长无法地摇了点头,抬脚踢了踢竹筐里苏梅刚送来的豆子, “一百斤豆子出15、6斤油,榨个三百斤,有个四五十斤送亲戚就够了,剩下的做豆腐。”
“我不是玩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