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进攻序曲】[第2页/共4页]
高句丽这是甚么意义?打脸是不?
而现在,马悍就让普方当着楼班的面,道出这个与其相干的致命奥妙。
楼班接过那手令一看,那丢脸却熟谙的笔迹,恰是从兄蹋顿亲笔。
马悍却并未直接答复楼班的话,话锋一转:“悍另有礼品要送给大单于。”抬手一招,便有狼骑兵士押上一个乌丸人。
楼班呆立半响,晦涩开口:“但是马君意欲何为?”
楼班定神细看一眼,道:“好似吐利部的人,是右多数尉王寄的近卫。”
马悍边走边道:“只怕回到营地以后,悍一定有命消受大单于这一卮酒啊。”
崇山峻岭,一群疲兵,未知伤害,氤氲丛林……再待下去,只怕吉兆变恶兆,猎兽被兽猎了。
从匈奴期间就传播下来一条不成文端方:如有人能抢回战死火伴的尸身,可尽得其财产奴婢,故此一旦有匈奴人战死,火伴必然冒死将尸身抢返来。以是匈奴人兵戈,很少有尸身落入汉军之手。乌丸、鲜卑天然也担当了这非常无益于士气的传统。
辽西乌丸萎了,漠北中部鲜卑最为精强的犍提部服了,辽东属国乌丸峭王扑了,其他小鱼小虾,除了跟在前面摇旗号令,也难有作为。
楼班与残剩十几个扈从,连战利品都不要了,抬着火伴尸身凄惶地退出丛林。但就在这时,天上再掉下一个“大欣喜”,竟又赶上一只猛虎――一只体型庞大,重达千斤的吊睛白额虎!
早已伤痕累累,筋疲力竭的乌丸扈从们绝望地握着残破的兵器,做好了以身伺虎,护主脱逃的悲壮决定。
六月初四,先是白狼城步骑二千呈现在柳城以南五十里的马山道北口,率队者为白狼守将赵云。当日中午,辽东属国五千乌丸、鲜卑突骑呈现于柳城东南。紧接着,西北方向也呈现了千余鲜卑马队,固然大多是牧骑,并非精锐,但却构成了犄角之势,对蹋顿的乌丸兵马士气形成沉重的打击。
乌丸人的灭亡,已是汗青定势,下一步,就轮到鲜卑人。有了泄归泥这根楔子,马悍能够随时参与漠北鲜卑人的战役与内政,比如“助”犍提部扩大……三部鲜卑的冲突由来已久,最适于从中渔利。
当然,这个担当战死者的财产奴婢的规定也要看人看身份,象王寄如许的部落领,即使抢了返来,也没能够担当其庞大财产,但少不得重赏。最首要的是,仆人战死,若近侍不能抢回,那最好也别活着返来。不然不但要被残暴刑杀,更扳连家眷没法在部族容身。而一旦被摈除出部族,便不会有任何一个部族敢收留。在茫茫草原山野,没有部族的庇护,终究只要死路一条。
单于围猎,击杀猛兽,是为吉兆。固然死伤了好几人,但能换得这个吉兆,也是值了。
兴平二年六月初二,辽西乌丸内哄四起,大单于楼班与左谷蠡王蹋顿相互攻杀,柳城血流成河。
楼班不由仰天哀叹:天呐!明天我的运气是太好还是太坏了?
跟着沙沙脚步声响,暗林中一群人如魅现身,为一人,举弓向楼班打了个号召:“大单于吃惊了。看来,今次围猎所获最丰富者,就是我马悍了。”
乌丸人没有笔墨,千百年来只以刻木传信,不过期间进步到汉末,居于汉朝边疆数世的乌丸人也不免遭到先进文明的熏陶,各部落头人多少会点汉字,谈不上好,够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