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国者必死】[第1页/共4页]
来人长揖到地,抬首笑道:“二位使君有召,涉岂敢不至。”
在玄菟,马悍除了获得以公孙显为首的世家畏服归心。更获得包含被救汉民在内的万余百姓“除靴上马,负蒿铺道”的高规格礼遇。马悍救回的玄菟汉民虽只要千余口,但直接或直接承恩的,又何止千家?老百姓只要效最质扑的行动来表达戴德之情。请三老为年青太守除靴掸尘,搀扶上马,万人负蒿铺呈十里长道,“万家生佛”之声响彻玄菟城表里……
别驾的原意,是州郡长官出行时,别乘一车的伴驾,从这个意义上说,阳仪这个别驾,的确有点不称职。马悍到辽西,他没跟去;远征高句丽,他也没跟去。合着一把手东奔西跑,你这位二把手却在家闲坐,这官当得……
如果说,马悍逆取辽东,靠的是突袭;降伏辽西乌丸,靠的是连横合纵;那么此次远征,半月灭高句丽,则真正揭示出了马悍的绝对气力与所把握的强大武力。
费钱赎罪,在汉朝是有悠长传统的,最早兴于汉武帝。为筹集反击匈奴的巨款军费,汉武帝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盐铁专营收返国有,就发源于汉武,以钱赎买其罪,也是此中之一。这方面最闻名的例子,就是司马迁,因触怒武帝,被施以宫刑,而他又出不起几十万赎罪钱,成果……
阳涉目光渐渐转向公孙显,看清了这个死仇家嘴角那一丝嘲笑。阳涉也不展开帛书,只是淡然道:“涉之所为,只为我阳氏一族,今事已泄,涉无话可说,但凭使君治裁。”
此人恰是辽东望族阳氏族老之一,前任玄菟郡丞,阳涉。
阳涉心头“格登”一下,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等他看到第二位来宾时,不由瞪大眼睛,心头不好的预感,更加激烈。
马悍闲闲道:“这卷帛书。请二位看一看,嗯,就先请阳君过目吧。”
这话说得够重,令阳涉、阳仪叔侄齐齐变色。
“混帐!”马悍勃然大怒,一掌重击于案。轰!厚重的铁杉木案牍四分五裂,阵容惊人。将在场的公孙显、阳涉、阳仪等文官吓得骇然失容,门外侍卫纷繁涌入。
公孙显嘴角微微一勾,掠过一丝鄙夷的嘲笑,随即笑眯眯点头。
阳涉艰巨地伸脱手,行动生硬地握住漆盘上的帛书,底子不必展开,他就晓得,这是本身写给拔奇的手札。这类青花菱纹帛布,是他用惯了的,一眼就能认出――这个该死的句丽奴,看完帛书为何不一把火烧了,竟还带在身上,并且还被面前这位太守擒杀……
附属辽东的玄菟、乐浪、辽西诸郡汉官,本来对一个出身连公孙度都不如的年青太守很不感冒,感觉此人不过凭着好运气与小我武勇,令信奉强者为尊的胡人畏服罢了,但高句丽一灭,诸郡官员个人失声。
酒过三巡,马悍看到两位客人较着神思不属,连向本身道贺的说辞也是干巴巴的不着调,当下笑了笑。也不吊二人胃口,从怀里取出一卷帛书。早有酒保持盘趋前,躬身长臂,接过帛书。
阳仪嘴里发苦,却不得不拱手道:“季父所作所为,实非人臣之道,当处何刑,请主公裁量。我阳氏一族,愿以令媛万亩赎买其罪,望主公成全。”
不久,阳仪也是以引咎辞职,退出辽东政治中间。辽东阳氏,自此垂垂式微。
马悍返回辽东,路子玄菟,玄菟太守公孙显率百余属官,万余百姓,出迎十里。/ ..这一次,公孙显的姿势放得极低,神态恭谨。自从玄菟被掳汉民回归之,同时带来拔奇雄师毁灭的动静后,公孙显就晓得,辽东军此番讨伐高句丽必胜。只是没想到,这胜利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