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洛阳城(下)[第2页/共2页]
“才七品官,呵呵,为何公府上效事?”
堂堂皇子向戋戋侍郎施礼,无不让在坐四位官员惶恐不已,赶紧叩首:“主公何故?是臣等无用矣!”
“刺史侍郎,一表人才,只怪本王无具慧眼,让公珠玉蒙尘了啊。”刘匡礼道。
刘匡面露笑意,内心却暗讽本身。看来这四人当中唯有张首级张丰年品级最高,为一军首级三品大员。其他不过四至七品小官,他曾坐上皇位号令天下,现在却在这十余平的内阁厅堂中与低阶官员促膝长谈,甚是悲惨!
刘匡微微抬眼打量一番此人,见其五官正气,面相端方,似是个无能实事之人,便留意问道:“公语出不凡,所为何人?”
楚义进言道:“主公何必顾忌那司马聪。他既能设想谗谄主公,有朝一日难保其不会另择明君反间燕王。宽且燕王****,殛毙频繁,亦非民气所向,更非朝中大臣所向,忠心之人难有一二。”
宇文庸顺势插话道:“楚义目下为老臣侍郎。”
“明日你且随张首级去虎帐里遴选些精兵返来,好生练习他们。”刘匡说着,便看向宇文庸,慎重道:“刘权的耳目想必已经发觉到本王已入洛阳,定会派人暗中刺害,洛阳宫我便临时不回,还须在你这儿多住上些光阴,还望没有打搅。”
宇文庸神采突然大变,赶紧叩拜在地高呼:“主公之言当真令老臣惶恐,臣府便是君府,主公不嫌舍间粗陋,愿留居于此,乃是老臣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岂是打搅一说呢。”
刘匡话音刚落,独孤鸣便转眼无声无息的抵至厅堂当中。
宇文庸肺腑之言虽句句在理,刘匡却感喟摇首:“岚朝国力昌隆可非一时?即便内哄不堪,单凭我等之力,唯恐难撼动分毫。何况那司马聪并非等闲,若其献之良计,便实难对于了。”
“主公身份高贵,何必事必躬亲。不管官职大小,我等还是经心效力。”好久未曾出世发言的官员,终究逮着了机遇插话道。
但任凭心机如何,眼下也只能放低姿势:“诸公皆是我朝肱骨之臣,赤胆忠心。今本王蒙难,诸公朴直不阿,皆愿挺身互助,可谓忠烈,吾甚感欣喜。今后若光复大业,必不会负了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