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义军营告别于七王 衡王府撰写林四娘[第4页/共5页]
“感受如何样?”
蒲松龄愣住笑,一本端庄的说:“我倒但愿她的幽灵真的显灵,让我们一睹风釆!使文章写的更出色些。”
第二天吃过早餐,白叟领着他们出了饭店,向东走了半里来路,只见路北狮子大门,匾额上大书“敕造恒王府”五个大字。大门不开,只要中间开小门供游人出入。进门,只见殿堂阁楼,峥嵘轩峻。院里一色方砖铺地,砖缝间枯草萋萋。非常荒凉。绕过前厅,来至后院。嫔妃居住之所。此中,林四娘的居室最为夺目,雕梁画栋,金碧光辉,当年受宠嬖可见一斑。
蒲松龄笑道:“门生来向老先生就教当年林四娘写给陈道台的那首诗。”
文慧舅道:“传闻里头闹鬼,无人敢住,就连义兵官署也不敢设在那边!”
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
蒲松龄道:“大王太夸大其辞啦!倒是门生一进城,见义兵规律严明,军民干系和谐、氛围为之一新!由此可见,大王治军有方、施政有德。有道是得民气者得天下!义兵有大王统帅,出息无量!”
俄然,有人在内里小声问道:“蒲先生在屋里吗?”
蒲松龄问:“大壮哥,您找我们有事?”
白叟说:“恒王墓封土堆高大,出城就看得见,恕老夫不作陪二位了。阴天了,说不定会下雨的,你们早去早回,老夫在家做好晚餐恭候。”说完拱手告别。
“可惜你不是道台大人,这位专门奉侍朱紫的王妃是不会下嫁的。”住了住,她又俄然想起甚么似的说:“蒲兄,你那篇《续黄粱》我读完了。”
一阵暴风挟着雨丝扑进窗口,吹熄了蜡烛,只要有跳动的火焰照得屋里时明时暗。
老婆去后院不久,便领来了一名老者,蒲松龄仓猝起家相见,二舅道:“这位蒲秀才是我同亲,文章写的极好,明天特地来向您就教林四娘的故事。”
蒲大壮说:“于大王到青州来了,问我是如何打败清兵的?我把用你的‘羊攻计’巧取云门山,一举缉获了十几门红衣大炮,青州城下大败清兵的颠末向他作了汇报。于大王听了欢畅!嘉奖你是当代‘智多星’。要摆宴为你庆功哩!快跟我去吧!”
蒲松龄心不在焉,随口答道:“林四娘……”
于七道:“于某一介粗人,身边几小我也多是费事农夫出身。他们没文明,只知攻城略地之战,不懂治国理民之法。非常需求先生如许大智大谋的髙人来总理军政要务,如天赋生心于义兵,请留下共图大业!”
“前些日子,青州道台陈宝玥到此上任,一天夜里他正秉烛看书,忽见一个明朝宫装打扮的女子掀帘子出去,自称是林四娘。那林四娘是前明恒王的妃子,死了十七年啦!岂不是鬼么?陈宝玥明知是鬼,但见林四娘绝顶斑斓,遂与之过夜。亦如正凡人。她还工诗词、通乐律,能歌善舞,陈道台又敬又爱,两人在一起糊口了三年,临别还给陈宝玥留诗一首。”
二舅说:“由此往东不远就是,非常萧瑟!不知先生要去那边做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