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拜高堂新郎怀旧友 花烛夜新娘明心迹[第2页/共5页]
入洞房方为真伉俪
正谈笑间,忽听唢呐声响,结婚的花轿返来了!大师齐呼啦出门旁观,只见两乘花轿颤巍巍来到门前缓缓落下,伴娘上前翻开轿帘,新郎新娘各自下轿。
“何故见得?”
两次“冲喜”,公然让卧病数月的蒲盘奇异般的好起来,他强撑着肥胖的身材下了床,既不拄拐杖也不让家人搀扶,笑逐颜开地在道贺的人群中穿行,迎来送往……令人几近忘了他是个沉痾在身的白叟!
蒲松龄深知岳父和父亲一样,不让女孩读书,心中为文秀捏着把汗。
“唉!新娘子如果是淑卿就好办了。”现在他又回想起和陈淑卿在一起赋诗、联句的旧事来,当时他们常常相随相伴在山谷间、小溪旁无拘无束地安步,玩得欢畅,或即景赋诗,或联句猜谜,各自心照不宣地神驰着将来糊口在一起,夫吟妇和、夫唱妇随,欢欢乐乐地糊口一辈子……曾多少时,这统统又呈现了戏剧性的窜改,相亲相爱的恋人俄然成了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固然她在临别的赠诗中写下‘有缘后会定有期’的诗句,可眼下天各一方,她又在甚么处所?唉!看来只要承认面前的实际:入洞房方为真伉俪。
门庭空前光荣,一家人喜不自胜。沉痾在身的蒲盘也奇异地下了病床,支撑着肥胖的身子,笑逐颜开地接送来宾。
阿嫂滑头地一笑,扮个鬼脸道:“这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秀才文绉绉!”
他痴痴的看着她的脸,那光辉的笑容如同鲜艳的花朵绽放在端庄清秀的瓜子脸上,娇媚动听!
董夫人整备宴席,美意接待登门道贺的亲来宾、乡亲,整整热烈了三天,傍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关门回房,一边走着,俄然想起一件大事来:趁着丈夫病情有所好转,为小三子结婚,一来了结做父母的一桩苦衷;二来新人进门冲冲喜,丈夫的病会好得更快些。
文秀噗哧笑了:“你呀,真是个好人好人嫂嫂!”
金榜落款,万里征程才起步。
世人哄堂大笑。
蒲盘一家人受宠若惊,欢畅地不知如何是好,而官爷们却如同来到本身家里,态度谦恭、言谈随和。才使两位白叟表情安静下来。
两个嫂夫人一左一右,一哈腰把文秀架起来,撮了两撮,抱着亲不敷:“真是我们的好兄弟妇妇!”
“好,好,我写……写……”贰心不在焉地提起笔来。蘸了蘸墨却又游移起来。
“知府章大人前来道贺!”
费县令也在一旁凑热烈:“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新郎官出口成章,新娘子天然答对如流了!”
早餐后,人们正在大门外翘首张望结婚的花轿返来,俄然闻声一阵锣声开道,看时,只见大街上一字儿来了三乘官轿,围观的人群如波开浪裂,让开一条大道让官轿来到蒲家门前停下,管事职员大声传报:
“快写呀,如何啦?常日里出口成章、信手拈来,明天劫成笨伯啦。快写呀!新娘子等着对下句哩!”
文秀冲动眼含热泪:“嫂嫂!你戴吧!”
两人甜美地拥抱着刚要入眠,忽听母亲在门外轻声呼喊道:“小三子,你爹快不可了,你们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入洞房时,蒲松龄见门上的春联换成了两条空红纸,晓得是阿嫂出得鬼点子:用心刁难没读书的新娘,搏世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