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夺人[第1页/共2页]
殿中众朝臣皆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不由悄悄测度,李景喻此番进京当真是为了给太后贺寿?世人相互对望,交头接耳,垂垂的,大殿之上,起了一阵嗡鸣群情声。
殿中,先前起舞的舞姬已退了下去,这群情之声高耸响起,空中似有根紧绷的弦,紧紧绷起。
几近顷刻风景,全祥云殿统统人,今晚再一次将目光投向李景喻身上。
殿中,这长久的冷凝氛围一下子被冲散,又规复一派欣乐之景。
太后神采一凛,心生不悦。
他说罢,脸上浮出浓厚的失落之色。
幼年时,明显是他和阿葭一起长大,豪情甚睦,可自畴前几年,李景喻小住在镇国公府后,阿葭便执意与他拉开间隔,更称思慕李景喻,非卿不嫁。而他贵为一国太子,身份高贵,在阿葭眼中,竟不如面前这位杀人如麻的武夫,乃至,要屈尊降贵用卑鄙手腕,获得阿葭,他哪点不如李景喻?让阿葭倾慕如此?
“谢太子美意,不过,润之已故意仪的女人,此次前来,已去求娶,还未得女人家复书,恐怕要绝望而归。”
李景喻瞥了他一眼,将酒盏里的酒饮尽,似是有些醉了,声音拔高很多:
李景喻面露尬色,环顾群臣神采,快步离席,回身,跪于皇祖母跟前,语含诚心道:
“家父多年未见皇祖母,又不能侍孝在畔,常常想起,黯然泪下,忧思成疾,此次,恰逢皇祖母大寿,我父镇守边关,不能回京贺寿,心中抱憾,润之,不肯父亲一片孝心无处倾诉,便大胆瞒着父亲,赶来替皇祖母祝寿,待皇祖母寿辰一过,便便可赶返幽州,若润之,有冲撞了皇叔之处,望皇叔看在润之,一片孝心份上,宽恕润之莽撞之罪。”
祥云殿内的文武朝臣,皆目露恍悟,又异化了几分畏敬之色,就连成司徒也悄悄吃了一惊。
嘉宁帝面色极是丢脸,勉强展颜,道:“润之,一片孝心可表,朕岂会见怪?既然,润之来洛阳,便住在宫中几日,多陪陪太后吧。”
殿上众大臣闻言,无一不生出怜悯之心,望着李景喻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成,更觉此子心机深沉。
而他的儿子李景喻,此番却消无声气的入了洛阳,在这大殿之上,公开向太后贺寿,此举,难道鄙视皇权?
“本日皇祖母寿辰,润之侍孝,能来道贺,本宫和父皇不甚欣喜,不过,自古无端方不成周遭,润之,此次未受诏入京,恐有不当罢。”
忽的,在这片群情声中,太子倏然起家,眺望李景喻,举杯,唇角掀起一丝耻笑:
李景喻倒是目露难色,连声推委:“不成,若女人不肯,难道润之所愿?”
太后已将他扶起,亲身引坐在近旁小几上,笑问他家中近况,拳拳珍惜之心,溢于言表。
现在,李景喻又削挫了他的颜面,新仇旧怨一起,他岂能放过李景喻?
李景喻恭敬回话,言语间无一丝不当。
大殿里顷刻沉寂,群臣瞠目结舌,大殿中心,只余一群舞姬大袖翩翩飞舞,丝竹弦乐之声高耸响着。
嘉宁帝眸含严肃,望着殿下跪着的李景喻,神采冷凝。
李贡献眼眸转深,不知想起了甚么,幽幽一笑,起家离席,朝李景喻走去,待到他身侧,道:“润之,此次来洛阳,可曾见过阿葭?”
“润之,对顾氏女儿蒹葭,呐呐已久,此生非卿不娶,望皇祖母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