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凉州辞 > 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工代赈

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工代赈[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延炤走到一口大锅前,从布粥的军卒手中拿过马勺,舀起一勺稀稀拉拉的米汤,放在面前细细打量着,只见那米汤中零零散散地飘着屈指可数的已经煮烂的粟米粒。他将勺中米汤倒回锅中,又用力伸下勺去,自锅底中再舀了一勺米汤上来,较之方才那勺,米粒已是多了很多,但是仍然显得稀稀拉拉的。

“先前我生恐这些部落民身怀刀剑,挑衅惹事,曾率军前去收缴其所持刀剑。开初这些羌胡皆不肯交出刀剑,我便想了一折中体例,令其青壮不肯交出刀剑者,可入军中为兵。一应报酬,对比军中将卒。当言及将来或东征攻伐刘赵之时,此羌胡公世大家激愤,数日当中,入营从戎者,已不下千人,羌胡营中青壮,几为之一空。”

两边护兵都是军伍出身,在营中那种环境下熏陶久了,不自发间便带着一股争强好胜的干劲。谢艾身后护兵均自宿卫中遴选出来,可谓佼佼者。而秦大勇麾下士卒,皆是经历战阵,且手上多有性命的悍卒。虽不是那种遴选过的尖子,不过与州治宿卫站在一起,自但是然便透出一种凛冽杀气。

李延炤神态恭谨地一拱手:“以后与州治之间相同交换,还多多有劳主簿。炤便在此先行谢过。”言罢,李延炤与辛彦一同起家,引着谢艾,一同向县府内行去。三人出了县府,随谢艾一同前来的十余名护兵便整队随行。未几会,在街口逡巡的秦大勇也率麾下二十来名战锋营锐卒护持摆布。

听闻谢艾笃定州治出资补葺城池,李延炤倒是松了口气。他望了望一向不发一语的辛彦,又转向谢艾:“我方才情前想后,修城之事,若敲定赋税出处,劳力倒大可不必费心。现在城外流民中陇西民户与氐羌部落混居,青壮劳力比比皆是,任用他们着力筑城,一可解其衣食之忧,二可为修城供应大量劳力。以工代赈,两难自解,何乐而不为?”

李延炤又叹了口气,道:“我等县中吏员虽已经心极力,仍不免使治下百姓忍饥挨饿,于心难安。然当下特地求取州治使君。使君言刚巧要于本县筑一外城。州治粮米可调拨前来,不过却需诸位募集人手,前去筑城。如此一来,乡民们或可混得个囫囵饱。却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谢艾在城外扎好营地以后,便入城前去县府,面见了驻节此处的县令辛彦及护羌校尉府长史李延炤。谢艾提出张使君的假想,便是想将令居要塞化,在此屯兵。进可攻袭陇西,退可保河西无恙。但是李延炤倒是皱着眉头,言道这打算诸多不当。

但是谢艾却提出了陈折冲与张使君共同的担忧:“金城孤悬河南,虽城坚难克,然事有万一。倘若金城陷,贼便大可安闲渡河而进。若至当时,令居广武皆不成守,州治何来樊篱?”言外之意,便是令居县城必须加固,并且要能足以阻挡住敌方相称范围的打击。

谢艾所率八千人到达令居后,便在北侧城外筑营暂居。目前这支新军一应军饷粮草等,皆还是由州治直接供应运输。毕竟现在令居县这环境,也委实谈不上悲观。灾黎们现在还是靠县府供应的稀粥吊命。为防灾黎营中呈现掠取等恃强凌弱事件,方才特地命健锐营日夜轮班值守。

谢艾对于令居县兵如此高度的构造力深深感到震惊。他眼望那营盘,固然并不算大,不过如果换作州治宿卫来,定然不如李部士卒反应迅捷。三人在数十名各侵占士护持下向南门行去,李部的营兵们则失职尽责地跟在他们身后同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