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莲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揭竿而起(十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揭竿而起(十一)[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隋大业十三年。

李世民闻言忙躬身作一揖,长叹道:“恰是此意。何如父亲迟迟不允,迩来更因位高权重,极享皇恩,便似萌了退意,消了斗志。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李世民拧住眉头,沉吟不语,只放眼打量着樊笼内这年过半百之人,过了半刻又转头疑虑地看向杜如晦。

自监狱中出来,天已大亮,干冷的风吹得街面一片萧素,只偶有一两个赶路的仓猝而过。李世民与杜如晦纵着马顶风小步并行着,大风卷起些许沙尘,两人面上都掩着纱帛,不便扳谈,遂一起沉默无语,只用心行路。

刘文静站起家,立在及膝高的草堆中,拱手长揖,“二郎,杜先生。”

他伸过另一侧手臂,将她重拉入怀中,裹掖好被衾,好暖一暖她透冷的身子。“定了天明前与二郎一同往狱中去见一人,故要起得早。你且暖一暖,天寒得紧,再多睡会儿。”

“晋阳令刘文静。”

他探手摸了摸她的手,又探过她的后背,俱暖了过来,估摸着时候也不早了,便悄悄翻开被衾自下了床榻,着起白练里衫并絮了丝绵的石青色暗云纹夹绫袍子。

刘文静抚须笑出声来,“某公然未看错二郎。”随即压下笑,低声道出一人名,“裴寂。”

“某与杜先生目力附近,志向相仿,既杜先生能瞧得出来,某又如何瞧不出端倪?倘若某料算有误,眼下二郎便不会立在此处。”刘文静闲逛着满头斑白的头发,笃定中又显着几丝孔殷,放低声量,哑声道:“二郎心中欲行之事,机遇已至,何不尽夙起事?”

他的直白倒教李世民怔了一怔,旋即他低低地笑出声来,“刘先生果然敢言,又岂知我敢为?”

杜如晦点头笑着拱手,“多谢刘先生指导迷津。”

行了一阵,李世民忍不住一把扯下覆着口鼻的纱帛,转头问向杜如晦,“裴寂不过是晋阳宫的宫监,虽与父亲交好,却只作酒肉之交,且到底位低言轻,能抵甚么?”

少顷,牢门上的铁链条哗啦哗啦地响过,接着门咯吱吱地被推开。有狱卒在低声说:“二位阿郎谨慎着脚下台阶。”黄色的灯火亮起,在墙面上投出两条高大的身影,又听那狱卒道:“还请阿郎从速,且莫惹出大动静来,惊起旁的人犯。”

晋阳的这一冬极是旱冷,冷风吹得人脸皮发痛,嘴唇几欲干裂开。便是长年阴湿的监狱中,也早已了无湿气,只余下干冷。单隔开的牢栏内,干蓬蓬的枯稻草堆中,露着一颗头发半白的脑袋若隐若现,纹丝不动,状似冻僵。

“往狱中去?见谁?”穆清猎奇的抬头问到。

她迷含混糊地摇了点头,“这便暖了,大寒天的,也别劳动旁人了。”

说着他竟拂平稻草,安闲地席地而坐,掰动手指头道:“唐国公升任太原留守,此时特权独握,可起落文武官员,可变更河东兵马,朝中无人能与之对抗,此为天时。晋阳城一贯为抵当突厥要塞,故近年来粮草储备丰富,府库盈积,可支十年不足,此为天时。主上巡幸江都,兵力南移,东都空虚,且有李密率瓦岗军在洛口仓,可抵挡江都来的援兵,此为人和。天时天时人和占尽了,还不发难,更要待何时?”

被衾外的寒气随附而来,冻得她打了个寒噤,脑中清楚了很多,回顾起方才的反应,揉着眉头讪嘲笑道:“原是我睡的含混,见你起得这般早,模糊恍然间只当你又要随军出战……=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